“这十年,中国的变化的确太大、太大了。”百特中国(香港)总经理韦保罗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感慨说。
十年前,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或地区工作过的韦保罗开始扎进中国的医药市场,他因此得以见证中国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十年来的巨变。
更令韦保罗感慨的,还有中国这十年来在文化上的转变——那些曾经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掣肘的官僚化、低效率也在这十年间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
如今,在中国位列“金砖四国”的同时,中国的制药行业,凭借22%的年增长率,成为跨国公司纷纷看好的市场之一。如同韦保罗所说,“对我们而言,中国的潜力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在华的跨国医药企业意味着什么,对于1988年即进军中国市场的百特又意味着什么?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韦保罗的答案。“在中国开拓市场非常令人兴奋,面对不断的变化,必须迅速敏捷地、富有弹性地去应对。”这也是他所领导的百特中国应对市场变化、机遇与挑战时的态度。
扩大投资
在韦保罗看来,中国巨变为百特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财富的积累与观念的改变令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在科技、制造业、营销等众多领域获得的国际认可,也给百特中国市场的开拓带来了机遇。
能说明后者的一个例子便是,2007年,百特在苏州建立了一个预混药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针对中国本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该研发中心已于2009年推出预混药新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研发中心的产品除了供应中国市场外还将逐渐提供给亚太地区。这一研发中心得以建立的背景,正是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科技力量与科技人才的储备。
面对这样的机遇窗口,百特也显然作足了准备。
“中国的医疗市场,比如说处方药市场去年的增长率是22%。要保持这种增长就要在资金和人员等方面持续投入。”韦保罗说。可以佐证这句话的,是以下数据:百特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投资了逾2.5亿美元。
2009年,百特又宣布未来三年内在中国增资1.46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这一投资主要用于更新并扩大百特在中国的工厂以满足未来国内对静脉输液和腹膜透析液的需求。百特中国目前已在上海、苏州、广州、天津建立了五家大规模的合资及独资工厂。
目前,百特提供给中国的产品中75%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些本地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在药物输注、肾透析及肠外营养领域。
雇员数量的增长同样可观。目前,百特在中国拥有超过3000名雇员。
“中国一直是百特的重要市场之一。在中国推广产品并扩展服务能力对于百特而言至关重要。”韦保罗对《中国医院院长》说,“不断增长的雇员数量、投资和设在中国的亚洲总办事处都显示,中国对于百特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成本效益
作为被国际医疗行业看好的市场之一,中国对于医疗卫生的支付能力正在增强,这个事实不容置疑。然而,对价格的敏感,医疗保险支付方控制费用的动力,新医改中的药品价格改革,又在暗示着另一个事实——政策与现实似乎都聚焦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于是,相对较高的价格会不会成为跨国公司产品推广中的拦路虎,是《中国医院院长》抛出的问题之一。
韦保罗的答案是:“价格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唯一需要关注的,我们更关注成本效益。”
“如果能够更早地、更有效地治疗患者,或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将更具有成本效益。”韦保罗说,“人们总是关注创新疗法的价格,这是正常的。而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模型证明,对于大量的患者而言,如果你更早、更快地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那么治疗的总体成本将会降低。我们一直在治疗的成本效益和质量之间进行平衡。”
在他看来,政府、医护人员和患者并不是只关注价格。“我相信他们都了解高质量的产品会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否则的话,市场上就只存在价格低廉的产品了。医院院长们有他们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也可以选择创新的产品,他们也明白创新的产品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这样的答案,很容易令人想起一份不久前披露的报告。那份针对70个医药经理人的报告显示,“增加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对于较大的跨国企业来说,作用是积极的”。
教育、教育制药公司“正在转向更加综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式。他们强调教育、临床有效性、产品安全、医疗总成本、消费者自费成本和雇主健康,还与零售部门合作来促进风险人群的健康与意识。制药公司此举可以在消费者中重建信任,还被视为提供有效医疗保健的有力合作伙伴;这不仅提高了医疗花费的价值,还有效地管理了风险人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