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药只能成为一座丰碑?

2010-02-28 01:43: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某日在某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中药科班出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手握两个中药发明专利的前辈,为了养生,竟然天天准时准量服用各种花样繁多的维生素类药品。有同事好奇地问为何不服用他自己发明的那个销售量极大的著名的XX丸。怎料想,他竟答因为根本不相信中药那个东西。

  某日在某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中药科班出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手握两个中药发明专利的前辈,为了养生,竟然天天准时准量服用各种花样繁多的维生素类药品。有同事好奇地问为何不服用他自己发明的那个销售量极大的著名的XX丸。怎料想,他竟答因为根本不相信中药那个东西。

  有多少人真正信服中医药?

  我国中医药发展数千年,是古代对付疾病的最强劲对手。但反观近一千年,中医药有什么新东西出来吗?答案让大家都有点虚。诚然,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确实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全国有多少中医研究所,全国有多少中医院,全国有多少中药厂,一数我们就都清楚。问题是现在的中医药发展很难得到从事现代医药人员的认可,帖子里的前辈其实在社会中并不少见,多数医生也认为中药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之用。而每年投身于中医药的莘莘学子也是彷徨无措,短短三四年的理论教育根本不足够奠定中医药理论的基础,每年浩浩荡荡的中医药毕业生,都要忍受被9成单位拒绝的尴尬,到最后做的跟中药相关的工作,多数只能是医药代表。如果连中医大夫和中药师都没能信服中药,如果可能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新生力量没有机会接受考验和继续深造,中医药难道不会出现有天消亡殆尽而只能立成一座丰碑供后人瞻仰?

  中医治病理论VS工业化大生产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和自然的整体性,负责任的中医都要先通过“望闻问切”,通过阴阳、寒暑、表里,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才开出具体的药方,那开出来的药方自然因人而异。而现代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成药,只不过是中医通过长期实践而积累的比较普遍有效的验方,但如果对相同疾病的病人都开一样的处方、一样的处方量和剂量,那肯定是错误的。所以基本上,中医治病的理论跟工业化大生产是背道而驰的。不仅如此,工业化大生产引发的一大问题在中药生产中同样存在,急功近利的制药业,更多的人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克扣贵重药材、偷工减料、使用农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按验方恐怕也很难生产出好药吧:药材农药超标易中毒,偷工减料药性不够。只管省钱卖钱,中药本该发挥的药效剩下多少?按照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中药真能顺利发展下去?

  一种草药有效就代表中药理论高明?

  也许有人要反驳,能举出无数类似“长溃疡,在医院打针吃药死活医不好,上山抓了几把草一治就消肿了”“鸡血藤泡酒每天一杯不犯骨病”的例子,但其实一种草药有效就能代表中药理论高明?不见得吧。如果这个理论得出的过程是:因为这种草药经过长期实践确实对治某个病有作用而形成一个验方,然后我们再想方设法给这个验方一个合理的解释,那请问,这样形成的一个理论算高明吗?而事实上,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被认为很好的草药都是老一辈人通过无数实践得来的,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什么药学医学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经验是实践得到的,而不是理论推导的。

  另外,有关中药具有某种活性的文献报道多不胜数,但似乎都不能算是中医的功劳,比如我们熟知的牛蒡子,它的活性成分牛蒡苷及其苷元,在很多报道中都有抗癌、抗多种病毒的活性,但不好意思,这些研究多数都是外国佬做的,而中医,压根没有“病毒”的概念。而一旦将这些有效成分按照现代药理学方法筛选和验证得到的药物,如喜树碱、紫杉醇、银杏总黄酮,我想我们是不会把它们当成中药的吧。

  中医药模糊概念如何传承?

  我们知道中医理念的精髓是“阴阳虚实”“气血津液”“五行学说”“奇经八脉”,这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是一种“不可知”的哲学理论,而中药就在这种模糊概念的指导下使用了数千年,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随着分子细胞学、解剖组织学等实验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医药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完善,一种很清晰的概念出现了,那就是现代医学,即我们所谓的“西医”。而处于充满现代科技气息的时代里,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相信科学,接受的也自然是现代的科学教育,即使是中医药的学生也必定有学过现代医学,自然我们都能够理解西医。但相反,在这样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时代里,让我们去理解中医的奇经八脉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医的理念本来就比较模糊,理解透了就不是中医了。有人甚至说,中医的理论体系是不可重复、不可验证、不可观察、不可逻辑论证的。而中药是不可以与中医分开的,只有用中医的理论去理解中药,那才能传承老祖宗的思想精髓。而现在的什么中药现代化、GAP等等,几乎与中医药离经叛道,自然也不能用现代医药理论或现代科学理论去理解。既然无法理解,我们如何传承?

  中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程中,确实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隐喻性如此强又玄之又玄的中医理论如何让中药传承下去,而不是像金字塔、长城或古希腊文明一样,成为辉煌却不可再现的历史?我想当前要做的无非两点,一是将已有的验方收集整理起来,自觉通过科学的临床验证进行筛选,验证的过程必须由国家总控,以严格的临床试验来检验中药,这是最公平的也最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尽管中间会有很多中药会死翘翘,不过这些都是本来就该退出“历史舞台”的。二是中医中药的理论要能像学外语一样,从娃娃抓起,进行哲学、中医、中药等全方位的学习和熏陶。

  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中医最终将会被现代医学体系同化,不可能永远存活下去,而延续数千年的中药,最终也只能作为辅助药物或者候选药物呈现在世人面前。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郑柏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