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桥工程在2012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正式启动。在启动会上,王拥军教授为全国六大区域中心的代表辽宁锦州市中心医院王东玉主任、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王哲主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柠主任、同济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胡波主任、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曲怀谦主任、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格桑顿珠主任授牌。
(图为金桥工程揭牌仪式现场)
金桥工程将全程为“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此课题首席专家为王拥军教授,课题哨点医院数约200家,初步估计入组临床病例1万例/年,考虑研究年限约4年,估计总例数约4万例。
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在新闻发布会指出,该项目将建立脑卒中医疗质量指标、医疗质量信息采集工具、全国医疗质量监测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研究、卒中中心认证标准。
据王拥军教授介绍,金桥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全国医疗质量的监测,完善全国治疗监测网络,目前在全国510家医院设立了监测哨,要求这些医院将每个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上报到国家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进行统一分析,为改进医疗质量提供科学数据。
第二阶段是医疗质量的改进,除了要提高总的医疗质量的13项指标外,还将改进3个专项指标。
1、溶栓治疗管理:将提供我国卒中治疗的溶栓率,改善溶栓患者院内延误的现状;
2、血糖管理:尽量神经科医师都知道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在临床试验中对血糖控制缺乏经验,诊断方法也不标准,目前已在国内30家医院建立了血糖示范病房,采用标准流程进行管理,以评估血糖对卒中发病的影响。
3、卒中后患者情绪管理:抑郁和焦虑影响患者长时间用药、康复及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希望这一项目能促进临床医师将卒中后患者情绪管理作为常规治疗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宗旨。
金桥工程是由卫生部和科技部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卒中医疗质量管理工程。据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安定教授表示,目前中国卒中的防治的真实的现状是从指南到临床实际应用存在巨大的鸿沟,美国早在2003年至2004年启动了一个“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s)”项目,到去年为止注册了约200万脑卒中患者,其中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5%—10%,这一比例是在此期间其他任何治疗方法所无法达到的。
目前,金桥工程已经招募了238个中心,所有的中心均完成了医疗资源调查。研究者已经建立了持续质量改进(CQI)的干预工具和模型,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IRB)的批准。30个中心的先导研究已经完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