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年度大会上,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温再兴围绕医药分开及电子商务对未来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针对目前医药电商以及实体药店的发展前景,温再兴表示,尽管政策利好和科技发展为医药电商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实体药店依然可以通过市场需求稳住脚跟。
购药现“滴滴打车”模式 实体药店或成新伙伴
网售处方药即将在明年放开,而医药电商的市场也呈现了风起云涌的局面。而近日,作为中国电商大佬的阿里巴巴更是频出新招。
由阿里系的阿里健康所打造的药品电子处方平台与打车类APP相似:患者可在智能手机上下载阿里健康移动端,在医院看病后,医生开具的处方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入阿里巴巴的电子处方平台内,患者如果想在院外购药,就可以通过APP发布购药请求,APP将购药请求分发给附近药店,药店可抢单。
温再兴则表示看好上述产品。毫无疑问,倘若阿里成功普及了药品电子处方平台,那么,实体药店也将从中获益,一改之前,医药电商与线下药店势成水火的竞争态势。
(图为温再兴)
然而温再兴认为,阿里创新的购药模式仍需经受住两大考验,一是类似于滴滴打车的抢单模式是否能够行得通?药店的药与医院的药并不一样,药店一般开的是通用名,如何统一处方中的名称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实质问题。第二,药店是否有相关的准备,做好配合阿里购药模式,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体药店要突围?紧抓慢病管理才是硬道理
显然,日渐发展的科技以及政策利好使得网上药店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那么,作为传统零售渠道的实体药店,又应该如何突围?对此,温再兴表示,紧抓服务始终是商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温再兴指出,现有42万家零售药店是建立在老百姓的需要上的,而药店需要进行适当的转型,就要把握住当前八万亿的大健康产业值,与网上药店进行差异化的区分,而慢性病的管理便是药店的新增长点。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中慢性病管理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唯一能够弥补当前空缺的非实体药店莫属。
慢性病管理需要执业药师,而实体药店恰好可以借助执业药师成为慢性病管理平台。当中,药店必须认识到,执业药师作为技术支持,药店需要给执业药师挂牌上岗等方式进行人才吸收;而慢性病管理不仅能够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来实现药店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能够为药店的健康产品提供销售机会。药店只有把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管理做好了,患者的各项指标下降了,健康产品才能卖出去。
温再兴一再强调,药店的服务功能加强十分关键,网购只是一种手段,无法取代消费者的体验,价格绝对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只有把服务和功能加强了,药店才能够留住相关的人才,从人才技术方面进行消费服务,留住顾客,带动相关的消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