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目前已经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其特点主要是发病率高、预后差、花费高。对肾脏病进行早期的恰当评价和干预治疗,可以延缓大部分患者的肾脏病进展,防止部分患者肾功能丧失,并改善肾衰竭患者其他脏器功能,减少合并症。
肾脏病的定义
目前公认的定义是:
1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表现为下列之一:
病理异常或
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2GFR<60毫升/(分·1.73米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所谓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表现为形态学、病理学或影像学异常。其中,形态学或影像学的信息我们主要通过肾超声来获得,而病理学则主要通过肾穿刺活检取得肾组织,借助多种染色技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肾结构,获得关于肾组织的相关信息。慢性肾脏病在镜检下可以表现为肾小球萎缩、闭塞,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等。另外,尿检、血检成分异常,如尿蛋白、血肌酐、尿素、尿酸、血钾成分异常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就是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指标。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条异常,都提示肾受损。有时候这些异常是一过性、可以纠正的,但如果持续得不到纠正且时间超过3个月,我们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明确了诊断,我们还需要根据慢性肾脏病的轻重程度来进行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毫升/(分·1.73米2))的不同,临床上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
其中5期又称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或者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肾脏疾病依据其病因、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诊断和功能诊断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现有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诱因,一般治疗,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
祖国医学的辩证施治为肾脏病提供了又一治疗手段,大黄、雷公藤总苷、黄芪等制剂的作用也已得到了很多试验研究的证实,但是都有其各自的弊端和局限性,有的甚至会引起肾毒性。而由苏中药业生产的黄葵胶囊,以其治疗肾脏病,安全有效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黄葵胶囊的主要有效成分提取于黄蜀葵花的干燥花冠。黄蜀葵花用药始于晋代,后来被历代本草所沿用,在《证类本草》中以独圣散方记载,彼时民间用以治疗疔疮、皮肤感染等。后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和苏中药业传承经典,研发创新后上市取名为黄葵胶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肾脏病。
黄葵胶囊上市至今已历经15年,在临床上降低尿蛋白的疗效独特。循证医学证据也证实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单用黄葵胶囊24周尿蛋白降幅可高达48%,疗效确切。截止到目前为止,关于黄葵胶囊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并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临床众多试验也证实黄葵胶囊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修复肾组织损伤等,能够有效的控制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十分低,只有12.5%的人知道自己患病。知晓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不典型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到晚期发现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