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体在发热时,体内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协助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由于不同的病原体和病原体的数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病人对病原体的反应不同,热型也不同,因此鉴别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很有帮助。
由此可知,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复杂的,而退热药只是一种对症治疗药,不能消除病因,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要随意滥用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延误治疗。而且,随便用药后,病因不但不能消除,反而影响了抗病能力。
遇到病人发热,首先要区分低、中、高热,如果是低热37.5℃一38℃,一般不需服用退热药,只要多喝点水,多增加些营养,吃一些清淡泄热的食物就可以,但须注意观察,防止温度高上去。
如果是高热,或者发热时间较长,则应立即送病人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查出病因,并服用退热药。因为病人高热39℃以上持续时间太长,会使氧气及各种营养素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促使心跳加快,表皮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增大。还会使大脑过度兴奋,从而可能导致病人高热抽风,或者使病人过度抑制,产生昏睡。老人或儿童一旦发生高热,应立即服用退热药或用物理方法退热,以免发生不测。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