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高温夏日防中暑 日常“妙招”不靠谱

2013-08-02 10:09:34
栏目关注:

  时值盛夏,高温天气增多,医院急诊科中暑患者也增多。专家介绍,户外作业人员、业务员和厨房工作人员是夏日中暑的三大高危人群,中暑患者,轻则头晕、乏力,重则昏迷、痉挛,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通常以为的防中暑“妙招”其实是错招,不仅不防暑,反而容易导致中暑。专家提醒,防暑的第一要务是: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曝晒或封闭的环境。

  七大错招

  错招1:

  防晒霜太厚或涂满清凉油

  刘毅华说,很多人误以为,防晒霜能防晒,自然也能防中暑,所以每逢外出都涂上厚厚的一层,或者全身涂满清凉油来降温。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防暑,反而会导致人中暑。

  刘毅华分析,厚厚的防晒霜覆盖在皮肤上,会影响汗液排出,自然会导致散热慢。同样,在全身涂满清凉油,由于有一种凉凉的感觉,也会减少汗液的排出。

  错招2:

  在密封的室内泼水降温

  刘毅华说,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泼水降温。事实上,用泼水的方法,的确会使水汽蒸发,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刚泼完水时,室内气温会暂时下降,但是,如果室内通风透气不好,空气不流通,在地面上泼水,蒸发的水汽难以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中,就会使室内空气湿度不断增大,而且,时间稍长,室内气温又会上升,这时,就会使人感到室内更闷热,从而引发中暑。此外,由于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室内的细菌和尘埃随着水汽进入空气中,使空气比泼水前更混浊。

  “因此,夏季在封闭的室内泼水降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室内泼适量的水进行降温的时候,要打开门窗,使得空气流通,最好打开风扇加快空气流通。“或者,可采取用脸盆置水的方法进行空气增湿降温,但要注意脸盆的水要每日一换。”

  错招3:

  夜晚在大树底下乘凉

  刘毅华说,不管是农村村民还是城镇居民,在盛夏的夜晚,很多人习惯到树下乘凉。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气候闷热的盛夏,白天树下的温度的确要比空旷地的温度低3℃多,因为树冠能反射和吸收大气中的一部分热量,而且,树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因此,白天在树阴凉处乘凉或走路,会使人感到凉快、舒适。”刘毅华说,但是,到了夜晚,情况就完全不同,树下往往反而比空旷的地方要闷热。原因是太阳下山后,树下地面散热受到树冠的阻挡,散热的速度更慢,而且,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盛夏的夜晚,人们不宜在树下乘凉,而是应到空旷的场地乘凉。”

  错招4:

  大量喝啤酒用以解暑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大量喝啤酒能解暑。事实上,这也是错招。他分析,夏天时,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较大。

  “如果这时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会更加厉害。”他说,因此,想通过大量喝啤酒来解暑的做法根本不靠谱,相反夏季喝啤酒,还是应该适量。

  错招5:

  洗冷水澡“降温”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用冷水“冲凉”让人更舒服,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错招6:

  中暑后喝大量白开水

  刘毅华说,很多人中暑后会喝大量的白开水。虽然在中暑时喝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但是,人在失水状态下,喝下太多的白开水,就会产生“排出去”的反应,结果反而又回到失水状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喝些淡盐水或者鲜果汁。”

  错招7:

  室内空调保持低恒温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在高温天气,在室内把空调开得越低越舒服,因此,不管外面温度多高,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一个“恒温”。可是,事实上,空调开得过低,会使室内室外温差过大,容易使人中暑。“这也是很多销售人员中暑的原因,因为他们经常要在温度很低的空调环境和室外的高温环境之间来回切换。”他说,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使人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摄氏度到5摄氏度之间。”

  三大误区

  误区1:

  只有在高温下才中暑

  刘毅华说,很多人以为,只有在高温情况下才会中暑。其实不是。因为有时候虽然气温并未达到高温,但是,如果是在湿度太高和通风不良的闷热环境里,人同样也可能发生中暑。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衣裤的人,或者是患有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以及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的人,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者散热受阻,他们的体内就会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从而导致中暑。

  误区2:

  只有在室外才会中暑

  刘毅华说,虽然在户外的曝晒时间过长,很容易引起中暑,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在高温的室外才可能中暑。在室内,如果通风透气不足,湿度太大,同样也会使人中暑。

  “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他说,“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误区3:

  穿得越少越凉快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天热时,衣服少穿一点更凉快。其实不是。“在盛夏季节,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他说,如果大部分皮肤裸露在外,会更多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散热反而更慢。“因此,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对于户外作业人员,除了要注意及时补淡盐开水,还要注意衣服不要穿得太少,最好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要记得戴帽作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小疾病大麻烦第51期:盛夏大“烤”验 中暑高危人群谨记防晒避暑

 热!热!热!连日来,南方地区持续高温,阵阵热浪不断。高温加上高湿,一同考验着人的身体,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酷暑击倒。39健康网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期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多为老年人、孕妇和儿童,以及户外工作者等。”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中暑
推荐专家更多
  • 张波主任药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老年人多重用药和处方精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常见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及处理;用药指导、药物咨询以及药事管理。

  • 徐志凤副主任医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及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颈肩腰腿痛等疾病,针灸治疗前列腺疾病、失眠、单纯性肥胖

  • 刁雨辉主任药师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领域:对慢性病患者、多种疾病患者、“三高”患者、老年患者、手术后患者的用药指导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