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警惕四类药可引起药源性热中风

2010-08-17 01:0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当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便可上升60%,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高龄患者都是高危人群。除了空调原因外,这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密切相关。此外,有些药物使用不当亦可导致热中风。

  当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便可上升60%,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高龄患者都是高危人群。除了空调原因外,这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密切相关。此外,有些药物使用不当亦可导致热中风。可引起热中风的常见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降压类药物 夏季人体血压不太稳定,若服药剂量过大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会使血压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已有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发生脑血栓

  ●利尿类药物 速尿、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利尿类药物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脑血栓形成

  ●解热镇痛类药物 此类药物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也常使人大量出汗,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机体缺水严重,血液浓缩,易诱发血栓形成

  ●镇静催眠药 安定与巴比妥类药物,均有抑制大脑皮质、扩张血管等作用,如果用量较大,会使血压下降,引发缺血性中风。

  如何预防药源性热中风呢?

  一、治疗高血压不能操之过急,应合理用药,使血压逐渐下降至理想水平。

  二、慎用利尿类降压药物。

  三、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头痛头昏、肢体乏力等不适,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实习编辑:张利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