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为菊科植物艾蒿的干燥叶,又名艾、艾蒿、家艾等。处方名为艾叶。艾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自李时珍起,湖北蕲春县所产蕲艾因其植株高大,叶片宽大肥厚,被密厚而长的毛,香气浓郁,质量好被视为艾中之胜,始称道地。艾叶以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炮制品有艾叶、艾绒、艾炭三种。
艾叶苦、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外用祛湿止痒。艾叶主要用于灸法治疗或者入汤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以艾绒为原料所研制的保健腰带与保健药枕,以及以艾叶提取物研制的产品如艾叶药皂、洁尔阴洗液等产品。
检索1950年至2015年7月关于艾叶的不良反应/事件的文献,共得文献12篇[3-16],涉及病例共16例。详见表2-1。
表2-1 病例文献统计
发表时间文献数量病例数
1976 1 1
1988 1 1
1990 1 2
1994 1 1
1998 1 1
2000 1 1
2004 1 1
2005 1 1
2006 2 2
2008 1 2
2013 1 3
一、患者情况
16例病例中,男3例,女10例,不详3例;年龄集中在22 ~ 60岁之间,以中青年居多,详见表2-2。
表2-2 患者情况统计
年龄分布病例数
18 个月1
20 ~ 30 岁(含) 4
30 ~ 40 岁3
40 ~ 50 岁(含) 4
60 ~ 70 岁1
不详3
二、用药情况
艾叶可以温经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临床应用广泛,16例病例报告的原患疾病覆盖妇科、神经科、儿科、消化科、骨伤科等多个科室,详见表2-3。
表2-3 原患疾病统计
原患疾病疾病类别病例数
妊娠期下肢浮肿
妇科,月经病1
经期调理1
经期饮冷,剧烈腹痛1
痛经1
反复腰疼,10 余年
骨科1
肩关节疼痛2
腹胀、消化不良、胃下垂
消化科1
腹泻、糖尿病1
小儿疳积
其他1
无(抱扶幼子进行艾灸治疗) 1
左拇指甲沟炎1
面瘫1
不详3
给药方式与剂量:统计这16个病例,大多是艾灸外治,14例,艾熏时间多为20分钟或30分钟,大多采取温和灸。唯一的1例内服剂量为80克,远远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建议药量3 ~ 9克。另外1例用法与剂量不详。详见表2-4。
表2-4 用药情况统计
给药途径制剂类型用药剂量病例数
外用
清艾20 分钟,或3 次5
药艾20 ~ 30 分钟3
艾灸30 分钟,或3 次6
内服
陈艾叶80 克1
艾叶不详1
三、不良反应/ 事件
1.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时间
16例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集中在1 ~ 3天之内,但与患者个体差异和用药方法及环境相关性较大,快者在用药10分钟后即发生,慢者在用药3 ~ 4日后也发生不良反应,另有2例不良反应时间无详述。详见表2-5。
表2-5 发病时间统计
发病时间/ 就诊时间病例数
10 分钟1
1 小时1
12 小时1
1 天5
2 天2
3 天3
不详3
2.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表现
16例艾叶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中,有13例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另外出现肝损伤、气性坏疽、中毒各1例。详见表2-6。
表2-6 艾叶及其制剂不良反应/ 事件的主要表现
病例数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临床表现
13 过敏
局部症状可见艾熏部位皮肤瘙痒、潮红、肿胀、出疹,较严重的可在全身散见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面部、眼睑、咽喉水肿。症状严重者可见喷嚏、流涕,呼吸急促伴哮鸣音,胸闷,心悸等
症状
1 中毒
头昏、头痛,半小时后全身不适,胸闷、腹痛、抽搐、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急促
1 气性坏疽
被艾灸损伤创面不愈合,肿胀,水疱,坏死,创口内有恶臭,发展为气性坏疽
1 肝损伤
乏力,恶心,纳差,上腹不适,肝肿大,转氨酶升高(2 倍以上)肝细胞黄疸程度较轻
四、治疗与预后
艾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预后较好,经停药或治疗后基本都能痊愈,但是有2 例报道出现死亡。下面就这2 例死亡病例做具体报告。
1例为39岁女性,时常在经期煎服艾叶。此次煎服陈艾计80克左右,空腹顿服,10分钟后出现头昏、头痛,半小时后全身不适、胸闷、腹痛、抽搐、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急促。虽经当地医生静注葡萄糖,肌注阿托品,数分钟后死亡。1例为肝硬化史10年、糖尿病史5年的男性患者,47岁,因腹泻行艾灸治疗,左小腿出现损伤,创口一直不愈,患者拒绝截肢治疗,发展为气性坏疽,患肢行切开减压术,家属仍拒绝截肢,予清创、抗感染、降糖、利尿等对症治疗,因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患者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五、讨论及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1.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载艾叶有小毒,但古代各医家关于其毒性是否有毒看法不尽相同。陶弘景《名医别录》上记载艾叶无毒,至苏颂《本草图经》载“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但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辩曰:“艾叶……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如果“妄意求嗣,服艾不辍”,而致“药性久偏,致使火燥”,实非艾之尤!在这里,李时珍指明所谓“毒发”实非艾叶有毒之故,而是由于不加辨证、随意滥用所致,这点对于我们现代临床处方特别是患者教育极具指导意义。
对于艾叶的应用禁忌,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本草备要》载“血热为病者禁用。”《本经逢原》载“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得配本草》指出“多服久服,热气上冲,并发内毒。”
可见,古人是在艾叶发挥功效过程中逐渐认识艾叶毒性的,运用得当则利于病,若守之久服则不宜,正如金·《儒们事亲·卷二》所云:“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性。”艾叶中的挥发油,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可引起皮肤黏膜灼热潮红,口服对胃肠可产生刺激性,吸收后经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发生中毒性黄疸型肝炎;对中枢神经系统最显著的作用,是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惊厥。由于神经反射的变化,以及血管壁本身受损,可使子宫充血、出血等。一般在一次服用艾叶20 ~ 30克,即可引起中毒[17]。
从这16例病例中可看出,临床上艾叶经常用于艾灸,而艾灸发生的不良反应绝大部分为过敏反应,其中1例患者明显是因为艾烟出现的过敏症状(在通风房间艾熏2次,未见异常),另外,艾灸造成的过敏表现多首先或仅局限于在艾熏部位。有2篇文献[6,8]报道了3例药艾过敏患者使用的均是南京某制药厂生产,应引起注意。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18]记载:内服过多可产生咽喉干燥,恶心呕吐,并头疼耳鸣,震颤痉挛,谵妄惊厥,甚至瘫痪。孕妇服用不当,可导致子宫出血及流产。39岁女性自行煎服80克陈艾后数小时死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熏艾造成气性坏疽1案,推测患者的基础健康情况较差(糖尿病、肝硬化),皮肤出现伤口后,艾叶中所携带土壤中的荚膜梭菌芽孢进入后引起气性坏疽,又未及时手术,病情迅速恶化至不治。
除了上述文献报道,还有1例报道39岁女性因双眼红肿自行煎服含艾叶的复方煎剂(艾叶30克、辣蓼30克、枫球子50克)后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双瞳孔等大,针尖样。面部、四肢肌束震颤,静注阿托品后脱离危险,很快恢复出院。经查,此方后两味药多为外用药,祛风止痒,内服比较谨慎。此例将数倍于建议用量的外用药物直接内服,出现类似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但是较难确定具体是哪一味药物作用,或者是三者共同作用结果。
2.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1)艾草是常见中草药,民间易得,但对于其毒性没有认识,常有自用艾叶或全草煎服或行灸者,建议中医工作者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其毒性及使用方法的宣传,避免滥用、乱用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2)艾灸时应注意通风,避免空气中烟雾过浓,防治过敏反应发生。
(3)艾灸前询问病史,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人群不宜进行艾灸,确需艾灸治疗的应注意观察。
(4)严格掌握艾灸治疗的适应证,严禁对有开放性伤口及溃烂皮肤部位行灸法治疗;在不影响中药成分疗效的情况下,可对药材进行灭菌处理,选材时严格祛除杂质、尘土。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