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已成为当今医疗领域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这一术式要求医师对患者器官结构有透彻的认识,及丰富的个人经验,方能凭借二维医学影像如CT开展微创介入手术,而平面医学影像又往往无法真实呈现患者器官内部结构,导致术中意外频发,高度考验医师经验及临场应变能力。近日,波士顿科学公开了其建设的国内首个三维互动体验中心,意图通过3D技术,为医师在术前构建虚拟器官影像,打印患病器官,设计手术方案并预演,大幅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
此次对外展示的三维互动体验中心包括3D影像建模、3D互动系统、3D打印系统等。医生可通过专业建模软件的运算,将CT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戴上3D眼镜即可清晰的看到患者病变部位的内部结构,并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将患病部位打印出来,供医生研究手术方法,选择器械,并在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模拟,预估手术风险。
波士顿科学三维互动体验中心
目前,首批应用3D技术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成功实施完成。
波士顿科学创新培训学院和创新中心负责人唐旻尧以首次应用3D技术的左心耳封堵术为例,介绍了3D技术在微创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作为心脏介入领域的新热点,左心耳封堵术是通过封堵心脏的“死角”左心耳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手术。一方面,每位患者的左心耳结构各异,医师需根据不同的左心耳开口大小、深度和心耳形状选取适宜型号的治疗器械并评估器械放置的位置;另一方面,医师需将治疗器械通过从微创小孔插入的导管,从患者大腿根部送入心脏的左心耳部位。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医师需要对每位患者的心脏结构有全面的了解,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通过3D技术,将二维医学影像数据转化成三维立体的影像或实物模型,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三维互动体验中心,39健康网编辑见到了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塑胶左心耳,其形状、大小、深度完全依照患者的CT影像资料,1比1还原了真实的人体结构,相比以往医生在进入心脏后才能看到内部结构,3D打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医生可以从容的设计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将风险降到最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表示:“医学影像的二维数据对医师评估器官整体构造和特性的帮助有限且高度依赖医生个人经验。应用3D技术等比例地、360度地呈现患者受病器官的立体模型,为医师提供了更多新的视角,可更精准地评估患者左心耳的构造,为制定更完备的手术方案提供了更多实际的数据参考。”
除辅助诊断外,3D技术还能帮助医师直观地学习复杂的和创新的术式,缩短医师学习周期,加快新治疗技能的掌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邢炜教授表示:“医师经验对于成功实施微创介入治疗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医师接触复杂和创新术式的机会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疗法的普及面与普及速度。借助3D技术生成的个性化病例模型,可帮助医师身临其境地模拟观察和分析患者病例,更具象化地开展病例讨论,从而为医师提供更多接触复杂病例和创新术式的机会,为医师加强手术操作技能和经验累积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波士顿科学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波士顿科学“创新冲击波”一部分,波士顿科学希望三维互动体验中心和创新培训学院、创新中心一起,作为公司在中国推广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提倡“跨界”联合创新的基地。“创新冲击波”企业战略计划也将为国内引进了五十多项突破性的产品和技术,为国内近180家医院的医师,提供一百多项课程的专业教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官方网站(www.rjh.com.cn),通过医院介绍、瑞金传真、就诊指南、医疗特色、专家介绍、常用查询、预约中心、政策法规、瑞金论坛等几个分类,较完整地介绍医院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设有“健康你我”的健康教育栏目,针对当季、当月的疾病信息,给出相关疾病的防治指导,更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