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掺杂掺伪成中药行业潜规则 8家企业停产整顿

2012-09-10 09:38:33中国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8日发布公告称,安徽省药监局查获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对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给予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证书,并对12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回顾近几年中药材走势,但凡价格不稳定的时候,源头中药材带动的中药饮片价格波动和造假就顺势而起——2010年起,全国市场中药材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中药材涨价连续进入新高峰,部分中药饮片掺假问题直接上升。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景福曾就此问题表示,红花、黄芩、鸡内金、蒲黄、乌梅、五味子等几种中药饮片的问题比较严重,如市场上的红花,产地不一样,价钱每公斤相差可达5元,造假者就将三等的红花染色后冒充一等红花来卖;像北五味子每公斤卖180元,而山五味子每公斤才30多元,造假者瞄准这个差价就将棕色的山五味子染成红色,掺入北五味子中,谋取高价。

  他进一步表示,诸如此类染色掺假的饮片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普遍存在,其中大多数被销往乡镇医院和小医院。

  “为了保证成品药的质量,大企业对用量大的药材都建了自己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其他的供货渠道也控制得比较严格,但那些中小型的制药企业,药材来源的保证就确实是个问题。”前述制药公司总工程师表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中药非处方药品种的大量生产,一些颗粒药也进入医疗保险,药材来源的控制更成了问题。”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认证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获得GMP认证资格的中药饮片企业数量达到了1032家。同时,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统计,2008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按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生产统计)前10位企业销售仅占当年行业总收入的4.64%,行业集中度较低。

  2009年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饮片首次位列其中,2010年版的《药典》也重点大幅提高了中药饮片的收录数量及标准,并且随着我国医药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药饮片的报销比例也在持续提高,这些因素都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另根据国家食药监局南方所预测,未来5年内,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将高于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增长幅度,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879.1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责任编辑:陈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