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六味地黄丸服用指南(一)

2008-03-24 20:1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糖尿病与消渴病

  中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所谓“消”,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而且身体消瘦;所谓“渴”,就是口燥咽干,饮水而不能止渴。“消渴”二字生动形象地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了出来。

  中医理论认为,“消渴”病是因为阴虚燥热所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因果,所以有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出现。也就是说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阴虚所致,而“三多一少”只是燥热的表面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是通过相互制约,相互统一而保持平衡的,这时机体就处于健康的状态。当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即阴阳失调),阴虚还是阳虚,机体都是处在疾病状态。而当人体的阴虚时,阴不制阳,就会出现燥热的种种表现,被称为“阴虚生内热”,所以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根本病因是阴虚,只要治好了阴虚,燥热自然就会消除了。

  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根本

  中医非常重视“肾”的生理功能,认为“肾”与阴阳的关系最为重要。“肾”是“先天之本”,藏有“先天之精”,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阴、肾阳是全身脏腑阴阳之根本,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机体各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所以又被称为“元阴”、“元阳”或“真阴”、“真阳”。由于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所以当肾阴亏虚不足时便会产生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口燥咽干等症状,就需要通过滋补肾阴来进行治疗,当肾的阴阳平衡了,人体的阴阳也就平衡了。六味地黄丸就是用来治疗肾阴虚的最有效的中成药。

  糖尿病患者如何服用

  糖尿病初期的患者,血糖升高不明显,症状较轻,或者没有症状,仅有血糖升高而已。此时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阴虚所致,再加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便会发病,阴虚又与肾关系密切,故有“肾虚致渴”及“先治肾为急”之说,因此可选用滋肾养阴的六味地黄丸,以治疗阴虚之本。一般来说,糖尿病初期血糖升高不明显的患者,只要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同时,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调畅情志等疗法,就能够在不服用降糖西药的情况下而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简称“三消”。六味地黄丸尤其适用于“下消”肾阴亏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量多,手足心热,兼见尿液混浊,五心烦热,口干唇燥等阴虚症状。但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适用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三多一少”和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较高的病人在服用降糖西药的同时服六味地黄丸,不但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够明显地延缓肝、肾功能的损害。

  药理学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中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降糖作用较弱,所以血糖较高的患者必须应用西药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服用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服用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下消”或“水肿”范畴,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浮肿,腰痛等症。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而以肾阴亏虚为主,较适宜应用六味地黄丸来进行治疗。现代医学证明,糖尿病肾病最早的病理改变是肾脏肥大和高渗过现象,而六味地黄丸可以降低肾脏组织中的过氧脂质(LPO)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轻肾脏肥大并降低高滤过率。此外,研究六味地黄丸还有减少蛋白漏出、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若以蛋白尿,浮肿为主要症状的,并有腰膝酸软、阳痿不举等阳虚症状,则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温阳补肾、化气行水功效的附子、肉桂等药物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若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的,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小蓟、白茅根等清热凉血止血药进行治疗,常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糖尿病眼病患者如何服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认为其主要是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故可选用滋水明目、养阴平肝的杞菊地黄丸治疗。该方仍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并加入枸杞子、白菊花以增强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动物实验还证实,六味地黄丸可以延迟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