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装备家用药箱完全手册

2009-05-11 01:1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许多人得了小病,都是自己吃药解决。

  许多人得了小病,都是自己吃药解决。从而许多家庭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发现一些药品已经过期、变质,或因弄丢说明书,无法用药,或在保质期内的药品却失去了药效,甚至食用后还会产生副作用,影响健康,为此,专家教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小药箱的功用?

  不可不知的药品储藏原则:

  1、常用药品宜集中存放于固定的抽屉或小柜里,这样用时拿药方便,小孩又不易取到。

  2、建药品档案: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可先将储备药品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区分,并分别存放。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起到方便、安全用药的作用。

  3、自己装瓶的药品,必须及时贴上瓶签,切忌疏忽。

  4、注意失效期: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情况,则不能再用: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

  5、原封不动:存放的药品要有醒目的标签,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装,最好选用干净的小瓶盛装,将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清楚地写在胶布上,然后贴在包装瓶上,需用时取出药物便一目了然。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在丢弃前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防止他人误食误用。

  6、避光: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而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因此,储存药物要注意避光。

  7、防潮:有些药物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水解失效。如:干酵母、VB1片、复方甘草片等,最好此类药物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塞紧瓶盖。

  8、中成药(如蜜丸)怕受潮,夏季更容易发霉、生虫等,若要留存,需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

  9、控温: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因此,药品应放在家中最阴凉处,避免变质。

  10、眼药要避暑:眼药宜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室温高于25℃时应将眼药放在冰箱的保鲜室内保存。因为温度、光线、时间是影响眼药药效的三大主要因素。

  已打开或溶解后的眼药如利福平眼药等,不宜久置,按上述保存条件,使用时间也只能是三五天,一般最多不超过一周,用不完的眼药只能丢弃。每次使用眼药前都要检查眼药水的色泽、透明度、有无霉菌、使用中是否刺激性突然增强等等,一旦发生这些变化,不论眼药开封、溶解时间多么短也不能再用。

  打开眼药盖时应先洗手,开瓶时剪刀、针应严格消毒;滴药时不能靠近眼皮以防眼病污染入药瓶内;滴完后必须将药瓶盖扭紧,防止空气带菌侵入,防止药液滴漏;有的眼药如治疗青光眼的依色林、贝他根等,保管和使用时还应注意避光。这些都是保证眼药使用中安全有效的必要条件。

  11、防意外: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

  最好不要留存药品的原则:

  1、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留

  标明有效期的药品,无论外观有无变化,只要过了有效期就不保留。

  2、易分解变质的药物不留

  如阿司匹林久存后会分解出对胃有刺激的物质——水杨酸,故不宜留存。

  维生素C片剂久置后会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也不宜留存。

  3、未标明有效期、忘记购买日期及使用日期的药物不留

  这些药无法掌握是否失效和存放时间。

  4、效期短的药物不留

  如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等,放置时间稍长,就会降低药效或失效。

  5、无良好包装的药物不留

  包装不严密的中成药,冲剂、散剂、片剂等均易吸潮后变质发霉。

  6、抗生素类针剂不留

  针剂大多药理作用较强,使用又不方便,不适合贮备。如青霉素在注射前要做皮试,所以只有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方可使用,而家中则不宜留存。

  7、不常用的药物不留

  此类药物若存放多了不便管理,而且易造成药品的混淆。

  8、不掌握适应症和用法的药物不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家庭小药箱之--春季必备药品大搜罗

又是一年春天,暖花开,阳光足,到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然而每年春天,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偶尔有个身体疲劳、头疼脑热。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