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德国模式卒中康复首次进入中国

2018-03-23 21:15:23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霁达康复给每位患者配置了一名康复管理员(case manager)。他(她)将全程陪伴患者及其家人,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这位贴身的专属病案管理员不仅负责监督和鼓励患者完成康复计划,也是患者和家属与医生、护士和康复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3月23日,由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团队携手德国康复机构Dr. Becker诊所,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共同合作的世界一流康复中心隆重开业。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霁达康复中心(SIMC霁达康复中心)希望用历经百年的德国神经康复理念与循证医学经验造福中国的脑卒中患者。

  卒中康复:抓住关键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超过200万,有约1100万脑卒中幸存者;其中有3/4的幸存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部分或全部丧失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卒中幸存者常伴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以及言语、认知或吞咽障碍,他们面临着身体残疾的痛苦和生活信念受挫的双重折磨,他们的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其实,对于卒中给生存者所带来的致残,并不是毫无办法。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证实,脑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案。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残疾程度,预防卒中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卒中中心主任李刚教授强调脑卒中早期康复必要性

  但是,对于卒中康复来说时间是关键。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卒中中心主任李刚教授指出:“脑卒中后8-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要抓住这个‘康复黄金期’去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治疗。但遗憾的是,我国脑卒中幸存者一周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仅为11.5%,42.4%的患者中风后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

  德国模式:助力卒中患者重归社会和工作岗位

  在卒中康复领域,德国模式是公认的国际领先标准。德国脑卒中康复医学已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并且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不断地创新康复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成绩。早在2005年,德国就有36.5万名卒中康复者实现了重新就业,约占康复总人数的45%。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1.7万。

德国神经康复专家、霁达康复中国医疗负责人 舒乐博教授讲解卒中康复德国模式

  在谈及德国康复模式的成功之处时,德国卒中康复专家、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Paul Sch?nle教授总结了三大特点:

  ·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治疗系统

  ·精细化的个体康复方案

  ·兼顾身心的人文关怀

  而SIMC霁达康复中心也正是秉持着这三大理念,将德国卒中康复领域丰富的成功经验带到中国。

  强强合作:将德国模式引入中国

  霁达康复是勃林格殷格翰在卒中康复领域的首次尝试,是为了把德国先进的卒中康复理念带到康复医疗需求未被满足的地区。勃林格殷格翰与Dr. Becker诊所在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培训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合作关系,该合作将勃林格殷格翰在卒中领域丰富的专长和经验与Dr. Becker诊所在康复领域40余年的历史相结合。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勃林格殷格翰一直与各相关方携手共同促进中国卒中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很高兴能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药品以外”的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的卒中患者。”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潘大为介绍道,“与SIMC的合作是我们进入中国康复领域的第一步,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将德国模式的卒中康复带到全国。”

  在评价双方的合作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黄翼然表示:“SIMC一贯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此次我们非常高兴与霁达康复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的康复技术与理念,发挥平台型综合医院的优势,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特色康复中心。让上海及全国的卒中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德国标准的康复治疗。”

  SIMC霁达康复中心:帮助卒中患者重归社会的“学校”

  SIMC霁达康复中心从前期评估、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康复硬件设施到跨学科、国际化的团队,从以患者为中心到用心设计的设施和环境都严格贯彻了德国康复的理念。

  “罹患了卒中的患者就像回到了婴幼儿阶段。他们失去了走路、说话、吃饭,甚至是握抓物体等最基本的技能。康复就是帮助他们重新学习、掌握这些技能,从而重回正常生活甚至是工作岗位。这个过程并不比幼儿阶段的学习容易,所以他们不仅需要物理治疗,更需要理解、鼓励、支持和关怀。”Paul Sch?nle教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希望给卒中患者提供一个可以重新学习的‘学校’。帮助他们重新掌握生活的技能,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信和尊严。”

  关于SIMC霁达康复中心的特色

  SIMC霁达康复中心秉持着德国康复模式的三大理念,将德国卒中康复领域丰富的成功经验带到中国。

  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治疗系统:获得良好康复效果的基石

  霁达从前期评估、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再到整个治疗过程都严格贯彻了德国康复的理念。“每一位卒中患者来到SIMC霁达康复中心,都能享受到非常全面的康复指导。”Paul Sch?nle教授介绍说。“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康复效果,多学科通力合作至关重要”。

  患者的主观意志对康复周期长短和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为患者设置康复目标的重要参考维度之一。比如,一位患者爱好书法,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重新拿起毛笔写字。那么,医疗团队就会首先评估他通过康复达成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较大,就会针对这一优先目标制定康复方案。

  然后,再在患者病情动态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认知疗法、言语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多元化治疗手段。

  除此以外,SIMC霁达康复中心的治疗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考虑到简单重复的训练容易让患者感觉枯燥、影响治疗效果,康复中心还专门设计了多样化的治疗课程,比如画油画、做手工、下棋等,寓“治”于乐,从而激发患者的兴趣、提高治疗依从性。

  想要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治疗是对康复中心的硬件、软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的。在硬件设施方面,SIMC霁达康复中心引进的不仅有国际一流的 “HOCOMA康复三大件”,还有互动有趣的体感游戏器等国际最先进的康复设备。而在软件方面,这里不但有驻院的德国高级专家和治疗师,还有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治疗师、康复师及护士等跨学科、国际化的医疗团队。

  精细化的个体康复方案: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

  细节往往是决定康复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多卒中患者个体间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小,可能需要对某些细微之处进行观察和判断,这就需要详细辨别患者的疾病过程、受损位置和症状表现;针对个体的细微差异,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仅针对不同病情的手指康复训练方案就有100多种。

  SIMC霁达康复中心还特别注重恢复患者生活和职业技能的多样性培训,帮助患者克服功能障碍。在技能恢复方面,霁达为脑卒中患者专门设计了丰富的辅助工具,例如特制的筷子和勺子,用来帮助患者在手部动作不便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吃饭。这些细节项目的设置,既可以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信心,也可大大减轻家人照料患者的压力。

  精细化还体现在包括病房在内的环境设计上。比如,SIMC霁达康复中心的病房门在设计的时候就比普通病房的门大,以方便轮椅进出;每张床位都配备一体遥控器以便患者方便使用;以及可根据患者需求改变体位的电动床和预防压疮的减压床垫等。这些细节都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康复治疗的有利条件。

  此外,SIMC霁达康复中心严格遵守了专业人员的配置比率,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真正接受“个体化康复”。

  兼顾身心的人文关怀:让康复之路不再孤独

  在卒中康复中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心理因素。因为卒中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也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

  对此,霁达康复给每位患者配置了一名康复管理员(case manager)。他(她)将全程陪伴患者及其家人,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这位贴身的专属病案管理员不仅负责监督和鼓励患者完成康复计划,也是患者和家属与医生、护士和康复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