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患者用药四个误区

2009-07-21 00:5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衣服不合适,可以扔了,吃药不合适,麻烦可就大了,谁都不敢马虎。”在药店买药的小王几乎道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声。的确,要想用好药物,必须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这对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比较困难。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胡欣指出,正因如此,当前许多人在买药、用药和存药上都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跟着广告走

  除了医生,广告几乎成了许多人了解药物的第一途径,因此在买药时就容易跟着广告走,选择那些听起来最耳熟的药物。

  有些广告为了吸引患者,往往只说药物适应症,避谈禁忌症,极力渲染药物的有效性。更有甚者,虚假宣传,夸大疗效。买药最好遵从医生的指导,对症用药,有的放矢。

  误区二:跟着感觉走

  有些人治病心切,本来医生只让他吃3片,但他为了早一天药到病除,便自作主张加到5片,结果引起了不良反应。另外,还有些人服药方法不科学,如干吞药片、不按时服药、躺着服药等,这些都会影响药物疗效。

  误区三:跟着病友走

  有些患有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病人,会参加一些病友俱乐部,或者也会认识许多病友。这时不少人会参考病友的用药情况,将“用药经验”用在自己身上。殊不知,用药是需要考虑自身情况,他人的用药经验有时是不能分享的。

  误区四:跟着偏方走

  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偏方常常有出其不意的疗效。但这些药物,大都具有以毒攻毒的性质。由于许多偏方的机理尚不明确,使用更应谨慎。

(实习编辑:吴晓芳)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胡欣主任药师 北京医院  药学部

胡欣,博士,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药学部主任。从事医院药学研究和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西药药动学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药物临床路径研究;医院药物安全警戒研究。担任沈阳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研究生30余名。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药学书籍三部,参加编写书籍10余部。完成多项新药临床前研究,已获新药证书四个,获局级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承担多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和国自然课题等国家课题多项。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师协会副会长,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家庭医学部常务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会临床用药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药房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药物临床治疗杂志副主编,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药学编委,中国药物警戒编委,保健医苑杂志编委,北京医院药学通讯执行总编。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