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医药发展 品牌打造市场

2008-06-11 00:5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党的十六届五中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化医疗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既是对医药界提出的任务,也是为医药界指明了方向。

  吴仪副总理早在2004年就向医药界发出号召,要实行品牌战略,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店、名药”的“六名”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需要。

  品牌战略是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

  目前人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创造名牌、追逐名牌、崇拜名牌的阶段。可以说,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领域,人们都希望享用名牌。名牌已成为人类生存质量、生活品位的象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竞争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中国有极其悠久的品牌文化传统,我们的祖先都知道创造品牌;中国有极为丰富的品牌资源,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都有创造名牌的优势;中国有创造名牌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中医药领域。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在中医药方面,品牌受到的侵害之重更令人寒心。中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五六百种;利用这些中草药形成的秘方,验方达30多万个,有记载的6万多个,但成为国际名牌的却几乎没有。

  全球中草药年贸易额近300亿美元,中国作为中草药的大国,却只占3%左右。我们应该立志创造名牌,将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目前国内有制药厂7000多家,但真正有自己品牌,有知识产权的却微乎其微,大都是购买外国专利进行贴牌生产、合资生产,让外国人赚了大钱。有人说这仍然带有殖民地经济的痕迹,可能言之过激。但如果只用“交学费不可避免”之类的话来麻痹自己,恐怕也是自欺欺人。中国有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中医药历史宝库,有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中药资源,有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中医药人才,为什么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名院、名科、名厂、名店、名药,涌现出更多名医呢?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和疾病谱的变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以天然药物制成的中成药。因此,中医药正面临着一个走向世界的新机遇,就连一些西方国家也欢迎中国人去开设中医诊所,使用中药治疗。据统计,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医药机构,国外已开设中医诊所1万多个。因此可以预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问题是“打铁先得自身硬”,我们自己得先把国内中医药事业发展兴旺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六名”业绩。

  实施品牌战略关键要保护品牌

  品牌虽然有名声效应,但其真正力量是物质的。美国沃尔玛之所以能在全球企业500强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就是因为他在全球有5350家连销店,年销售额达到2879亿美元,超过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石油、电子、钢铁企业。中国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之所以是名药,是因为它曾经挽救过无数生命垂危病人的生命。名牌不是吹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和人民大众公认的。名牌也不是靠某一个机构封出来的,当然这不排除权威机构的评议和认证。现在,有些地方随意命名某产品为名牌,大众是不承认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人们之所以相信名牌、崇拜名牌,愿意把钱花在名牌上,是因为名牌具有极高的公信度。就是不了解它的人也会慕名而来。品牌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是历史,也是现实;是硬件,也是软件。它包含着事物的全部信息,有丰富的科技含量、文化理念和讲不完的故事。

  人们相信名牌,喜欢名牌,决不是一种盲目的时尚追求,而是一种观念的进步,是人类对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适应。如看病愿找名医院、名科室、名医生,买药也愿意买名店、买名厂出的药。因此,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药、名店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其本质原因是人们可以从名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需求,是人们价值观的一种进步。可以预言,未来的世界是名牌的世界,未来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名牌将越来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因为如此,名牌拥有者也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并会得到与名牌地位相应的回报。与此同时,名牌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一些新的更优良的更能得到广大人民认可的名牌将会取代那些不求进步、相形见拙的老名牌,以促进整个世界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希望老的名牌宝刀不老,青春常在,永远是名牌,但我们更希望新名牌层出不穷。

  中医药界除了应该从我国中医药传统中总结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外,也应该学习国内外其他行业创造名牌,呵护名牌的经验。

  2000年11月21日上海《新民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紧急寻找》启示。这是一家药店的一位售货员刊登的启示,内容是紧急寻找日前曾在该店买了5瓶异烟肼片的顾客,因为这位顾客来买药时,曾向售货员询问服药的剂量,售货员当时正忙,一不小心将药品单位含量说错了10倍。顾客走后,她猛然想起自己说错了,如果顾客按她说的剂量服药,肯定要出问题。于是就急找在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求助。这个售货员就是上海同仁堂药店的周静华。一开始,她还怕这样做会影响同仁堂药店300多年的名声,还怕因此会让自己下岗。但想到顾客安危,也就不顾一切了,毅然刊登了启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