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藏药到底是怎样的

2008-05-23 01:0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藏医药学有着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由于过去缺乏宣传,藏医药一直不被外界所认识。上世纪90年代开始,藏医药才逐步被现代人所接受和重视。不过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藏药依然是非常陌生的。这里,我就向大家简要讲讲藏药的特点。

  藏药也有“性味归经”

  每一种药学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藏药也不例外。在揉合了其他药学精华的基础上,藏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学理论。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土、水、火、气、空)。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汗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

  在临床中,藏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辨证选用的。药物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之效;辛味具有增生胃温、健胃消积、镇静安眠、驱杀肠胃寄生虫之效;咸味具有熄风、镇静、消肿化积、消烦渴、增体力、生血液下死胎之效;涩味具有通淋止泻、复苏开窍、荣润皮肤和驱虫的功效。

  药物八性,即寒、热、轻 、重 、钝 、锐、 润、燥。藏医学把药物的性与疾病的性同归为寒、热两大类。药物与疾病的属性要对应相治,即寒与热,轻与重,锐与钝,润与燥是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在治病时应辨证论治。

  十七效,系指药物对疾病具有十七种对治功效。寒与热,温与凉,干与稀,润与燥,轻与重,稳与动,钝与锐,柔与刚。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性、味、效与五行有渊源关系,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柔、钝、润、干之效,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钝、润、软、温、柔之效,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总之,这十七种效能,能治疗临床呈现的各种病症。两种为一对,一是药性,二是病性,互为对治,即病性轻的应用效能重的药,反之病性重的,应用轻效的药物,依此类推。

  独特的炮制工艺——“佐太”

  藏药和中药、蒙药、苗药一样,其基础同样源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比之其它民族药来,藏医对矿物的认识、加工、炮制和应用方面积累的知识经验非常丰富,对矿物药的药效、药理、毒性、安全性及其炮制方法的研究也相当深入。这些炮制工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佐太”。藏医认为,经过炼制的“佐太”能促使各种金属和矿物有机结合、去毒存性、协同增效。因此,在藏医药中,凡是名贵、疗效显著的藏药处方中均含有佐太。

  随着人们对藏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些药学界的专家认为佐太的炮制原料中含有水银、铅矿等有毒物质,因此对藏药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但藏医认为,佐太在藏药处方中的应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炮制过程中已去毒性。如果否定了佐太,就否定了一大批有显著疗效的传统藏药。如果没有了传统,藏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传统与原生态是藏药的主要特色,不过,藏药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半个多世纪前,藏药产量很小,而且昂贵品种大多供奴隶主、贵族享用。现在,西藏成药生产已由过去的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状态,进入了规模化生产。随着藏药的应用越来越广,藏药中的植物药出现了“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现象,藏药材资源日益枯竭。如果不进行保护性开采,5~6年内部分植物将濒临灭绝,对西藏高原及其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发掘藏药的独特功效、造福广大患者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藏药进行保护性开发,让这种古老的医药能长久地服务于健康事业。  

  藏医学认为,“三毒为因产生三过之果”。血液病是“黄水”未经“肝”的处理,而偏盛于(积聚于)某些部位发生的。

  这里的“肝”的含义,不仅包含了现代医学对肝的认识,也包含了中医学中某些气血的含义。“髓为肝之系,肝为髓之果”,“肝”是血液化生之源,主管血液的优劣品质,一切血液病的发生,都与“肝”对血的化生有直接关系。而“黄水”,是脏器运动或与外来邪毒斗争中产生的代谢物,需“肝”对其重新分理,如果“黄水”因某种因素长期滞留于血管或骨髓,就会对这些部位产生损伤,出现血液成分异常。

  这就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白血病、再障会导致肝脾肿大、倦怠、衰竭、贫血、出血等问题。骨髓瘤、淋巴瘤的发生也都和“肝”对“黄水”的疏泄密切相关。在土、水、火、风、空五种根源学说指导下,藏医治疗再障性贫血,依据“髓为肝之系,肝为髓之果”的理论,按照藏医学自然平衡、本质纳元的要求,把握疾病生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依照藏医学对人型、病型、药型对等平衡的要求,区别治疗。从“肝”治血,是藏医学千百年来实践的总结。

  人体就是战场,药物好似兵马

  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学,已有四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集古印度的吠陀寿命医学、古波斯的大食医学、古阿拉伯的自洁医学、古中医的经络医学之所长,是结合自身民族的发展壮大需求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

  藏医学治疗血液病,把人体视同战场,病邪就是敌人。在药物组配上,与中医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相似,藏医学有自己的一套“兵马学”原理,用药时按“君、后、大臣、将、使、兵、马、民”的八个层次,来组织各个药之间的隶属和协作关系,以不同着力点来选择搭配,并按照天文星算的推演决定药物最佳的服用时间。精确的组方及用药安排,是藏药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保障。

  天然绿色的虫草酥油膏

  在对血液病的辅助治疗方面,藏医药也有自己的特色。针对血液病患者常有久治不愈、久病体虚、身体内环境不平衡等情况,藏医专门研制出了虫草酥油膏。

  虫草酥油膏选用被誉为“高原生命之舟”的牦牛鲜酥油,加入虫草提取液精炼而成。它含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氨基酸、核苷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同时,由于巧妙地将虫草提取物与纯化牦牛酥油溶为一体,更便于患者服用吸收。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