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容易引起耐药性和耐受性的药物

2010-07-1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容易引起耐药性和耐受性的药物 长期反复用药可使生物体(人体、病原体等)对药物的反应产生变化。其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在反复应用某些药物治疗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会有所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耐药性。而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会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耐受性。<br><br>

  容易引起耐药性和耐受性的药物 长期反复用药可使生物体(人体、病原体等)对药物的反应产生变化。其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在反复应用某些药物治疗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会有所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耐药性。而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会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耐受性。

  在多数情况下,出现了耐药性和耐受性之后,对人的继续用药治疗是不利的,这种现象常可导致手术失败、并发症增多和感染复发等不良后果。故人们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药物,以减少耐药性和耐受性的出现。

  那么,在治疗疾病时,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耐药性,又有哪些药物容易使人产生耐受性呢? 一 容易引起耐药性的药物: 1 抗茵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大多数抗菌药在使用中都很难避免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临床研究发现,细菌可通过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改变细菌膜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改变细菌体内的靶位结构等来减弱或消除抗菌药产生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一些原本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又有泛滥的趋势(如肺结核)。而一些传统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已越来越接近无效。

  2 抗病毒药。临床上,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及抗疱疹病毒药物等也都可产生耐药性。病毒产生耐药性的机制较为复杂。

  以乙肝病毒为例,乙肝患者体内可同时存在对药物敏感的乙肝病毒和少量耐药的乙肝病毒。在乙肝治疗的初期,对药物敏感的乙肝病毒处于主导地位。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药物敏感的乙肝病毒因受到抑制而不断减少,而耐药的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并逐渐成为主导病毒,从而出现了抗乙肝病毒药物“越来越不好使”的现象。此外,少数耐药的乙肝病毒还可在受到抗病毒药物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突变,成为适应力很强的新的乙肝病毒,而且这种病毒会逐渐代替原来处于主导地位的乙肝病毒。

  3 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肿瘤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很复杂。肿瘤细胞可在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另一种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甚至未在化疗中使用过的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和广谱耐药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柔比星、柔红霉素、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米托蒽醌和安吖啶等多种抗肿瘤药物都可出现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在临床上,要减少病菌产生耐药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使用抗菌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快研制新型抗菌药物和加强药物管理等措施。

  对于抗病毒药物出现的耐药性,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来解决。以乙肝的治疗为例,在初始治疗时,患者宜选择药效最强且耐药发生率最低的药物进行单药治疗。

  一旦乙肝病毒对初始治疗的药物发生耐药,就应该选用最为有效且与初始治疗药物无交叉耐药位点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抗肿瘤药物出现的耐药性,通常需要在进行化疗时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以获取良好的临床疗效。

  二 容易引起耐受性的药物 1 苯二氮卓类药物。此类药物属于镇静催眠药,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咪达唑仑等。此类药物引起耐受性的机制尚未明了。临床研究发现,人们若长期服用同一剂量的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可出现血药浓度下降的现象。

  2 药酶诱导剂。药酶诱导剂是指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保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