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舒巴坦、他唑巴坦......同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到底有什么区别?

2019-12-13 00:00:02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看完这篇,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一清二楚。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中品种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由于常年应用于临床,目前,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也比较严重。

  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有多种,如产生灭活酶、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主动外排机制、改变药物靶点等。其中,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然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β-内酰胺类药物继续发挥抗菌活性提供了可能。

  那么,我们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到底了解多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β-内酰胺酶

  说到β-内酰胺酶抑制剂,首先要知道的是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主要是通过水解β-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开环失活。

  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890多种结构,其分类方法亦有多种,其中引用较多的两种方法有:Bush分类法和Ambler分类法。

  Bush分类法

  主要是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征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四类:

  第一类:头孢菌素酶(AmpC酶),通常由染色体介导,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水解能力强,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不动杆菌等细菌产生。

  第二类:青霉素酶和超广谱酶,包括青霉素酶、广谱酶及超广谱酶(ESBLs)、非金属型碳青霉烯酶(分为A类和D类)。此类青霉素酶可被克拉维酸抑制。ESBLs由质粒介导,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等,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可被酶抑制剂所抑制,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A类碳青霉烯酶可部分被克拉维酸所抑制,D类碳青霉烯酶(OXA酶)对苯唑西林水解活性强,主要见于不动杆菌细菌,酶抑制剂对其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第三类:金属型碳青霉烯酶,可水解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能被酶抑制剂抑制。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

  第四类:其他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

  Ambler分类法

  此类分类法主要是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端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A、C、D类)和金属酶(B类),具体见表1。

  A类酶:与Bush第二类酶相似,包括青霉素酶、广谱酶及超广谱酶(ESBLs)、非金属型碳青霉烯酶。

  C类酶:为头孢菌素酶,对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耐药,水解头孢菌素的能力强于青霉素,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常见于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D类酶:为OXA酶,可水解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来自于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B类酶:为锌依赖型水解酶,分为B1、B2、B3三类。B2类以单锌结合方式水解碳青霉烯类,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作用较弱,B1和B3以双锌结合方式水解所有β-内酰胺类(除单环内酰胺类)。

  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都是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组成复合物发挥抗菌治疗效果。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不可逆性与可逆性两类。

  不可逆性酶抑制剂可与酶结合,形成难以逆转的复合物,使酶失活。由于复合物结合牢固,只有水解酶抑制剂方可释放灭活的酶,因此,这种抑制作用也称为自杀式抑制,常见的此类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可逆性酶抑制剂可与细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部分可逆性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自身结构不会被破坏,具有长效抑酶作用。此类酶抑制剂常见的有阿维巴坦。

  参考文献:

  [1].续自灵,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03(20): 第344-345页.

  [2].陈昭丽等, 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0. 31(04): 第184-189页.

  [3].Bebrone, C., et al., Current Challenges in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Drugs, 2010. 70(6): p. 651-679.

  [4].俞云松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浙江医学, 2016. 38(01): 第1-8页.

  [5].王晓龙, 方翼与王睿,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1999(S1): 第77-79页.

  [6].叶海伟等, 阿维巴坦的合成研究进展.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7. 47(04): 第9-14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