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睡眠呼吸专家学术认可 兆观欲为金标准贡献“中国方案”

2019-04-25 09:15:1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19年4月19-21日,国内权威的呼吸及相关交叉学科学术盛会——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20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

  在经历了产品和技术的打磨和医学临床检验之后,中国的好产品甚至可以为世界金标准贡献真正的“中国方案”。4月21日落幕的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上,在众多与会睡眠呼吸专家眼中,五年磨一剑的兆观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就是这样一款“非常好”的产品。

  2019年4月19-21日,国内权威的呼吸及相关交叉学科学术盛会——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20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围绕“关注智慧医疗与学科交叉,促进呼吸病学融合发展”的主题,力求全方位,多维度地探讨呼吸与危重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不仅有包括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等大咖带来的丰富精彩的学术分享,也有出色的国产智能医疗产品带来的关注与探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睡眠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董霄松

  睡眠论坛会前会,专注于睡眠呼吸疾病诊疗新技术及智慧医疗新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睡眠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董霄松以“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技术临床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兆观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临床试验情况。

  据介绍,睡眠呼吸领域的便携式设备,用于因行动不便、安全性以及病情危重不能进行PSG(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的OS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血氧夹戴在指头上太勒了,胸腹带让人喘不过气,鼻子带鼻气流设备很不舒服,很多影响睡眠的因素依旧存在。

  而杭州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是一款真正的完全不接触病人的产品。通过超宽带(UWB)生物雷达监测技术,无导联,无需贴电极片,受检者无感知,体验感舒适,可以还原真实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等呼吸时间,以及睡眠分期和呼吸事件分型。北大人民医院359例临床监测表明,兆观产品临床符合度好,可以有效监测并精准的分析呼吸事件,以AHI》10.6次/小时作为界值,其诊断的特异性达到10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张希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张希龙做了“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新方法评价与展望”主题演讲,对兆观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做出了总结:非接触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可以有效监测并准确的分析呼吸时间,其诊断的特异性达到96%。对于中、重度OSA患者的识别,非接触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同样,杭州兆观传感科技的现场产品展示,也得到了众多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内睡眠呼吸界的知名专家陈宝元、肖毅、韩芳、李庆云、潘集阳、陈锐、许旺等也纷纷来到兆观展台进行深入沟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睡眠呼吸疾病多学科高峰论坛

  与上海的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的,是4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睡眠呼吸疾病多学科高峰论坛。在论坛上,针对兆观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睡眠呼吸初筛仪),北大三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分会秘书长张立强评价为“非常好”。因为它不仅可以最大化提高监测的效率,安装非常简单,而且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以往设备对人的睡眠质量的影响。张立强主任在临床中感受到了这款国产智能化产品的最大特点,“PSG也好,便携设备也好,都会跟病人有身体接触,会或多或少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这两点我们的民族工业(兆观超宽带雷达睡眠监测系统)有突出的优势。”

  张主任希望兆观科技“能在国外现有的金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上更大样本量的验证,从而给世界贡献中国的最好的方案,就像华为的5G一样。”

  据悉,兆观的睡眠呼吸监测产品在智能医疗和健康监测领域已获得20余项国内外专利。产品已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近百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合作。有学者认为,兆观的睡眠呼吸监测产品将引领非接触式睡眠呼吸监测的科技潮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也将很好的实践并验证未来的智能化、无线化、网络化的睡眠监测趋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韩芳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睡眠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亚洲睡眠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Sleep and Breathing 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病机理及发作性睡病的易感遗传基因,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973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合重点项目、北京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中心的资助。2016年获全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Sleep and Breathing 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疾病》《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2003呼吸控制功能在慢性二氧化碳潴留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