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让性生活和生育更自由:口服避孕药简史

2018-05-25 00:15:54生物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口服避孕药自从在差不多六十年前在市场上出现以来,就成为了全世界数百万女性进行生育控制的首选。如今,该药的使用之广泛,很容易让人忘记它的发展象征着计划生育和女性生育权的革命性变化。

  口服避孕药自从在差不多六十年前在市场上出现以来,就成为了全世界数百万女性进行生育控制的首选。如今,该药的使用之广泛,很容易让人忘记它的发展象征着计划生育和女性生育权的革命性变化。

  在避孕药发展之前,避孕工具的选择极其有限,且通常需要男伴的配合,并在很多国家是违法的。

  1916年,即将创立计划生育协会(Planned Parenthood)的Margaret Sanger提出了一种关于新型避孕形式的愿景:一种可以口服的方式,不妨碍性交,且不会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

  Sanger提出这种药物的动机是源于她在纽约贫民区当护士的亲身经历。在那里,她见证了女性重复忍受妊娠、分娩和非法堕胎的痛苦。

  虽然大部分女性都跟Sanger一样渴望更好的避孕工具,但是避孕药开发却进展缓慢。由于有很多科学、社会、政治和法律的障碍需要跨越,避孕药在她提出愿景的50年后才成为现实。

  科学发展

  女性的生育能力取决于卵巢中卵子的成熟和释放。这一过程受到一个包括卵巢、大脑和脑垂体参与的激素反馈回路调节。口服避孕药通过干扰这一反馈回路和抑制卵子生成来起作用。它还会使宫颈产生一层浓稠的粘液来阻挡精子运动。

  其实,通过操纵这一反馈回路来避孕的做法能追溯到避孕药发明之前。一些传统药物中就包含这样的物质,它能通过跟避孕药相同的方式来起作用。

  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充分证据表明,给兔子注射黄体酮能抑制其生育能力。黄体酮是一种由卵巢在月经周期中产生的激素。

  这些早期试验虽然有效,但是效率很低。黄体酮唯一的来源是动物卵巢组织,需要成千上万的卵巢才能产生几毫克的黄体酮。

  这一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得到了解决。当时开发出了一种方法,能从原产于墨西哥的一种野生山药里提取出大量的黄体酮。这种新形式的黄体酮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可以通过口服给药,不需要注射。

  山药提取物的另一优势是:它同样包含了少量的炔雌醇甲醚,这是一种雌激素。过往研究表明,雌激素可减少穿透性出血这一常见的黄体酮治疗副作用。

  避孕药所需要的所有元素都已具备。但是在Sanger的"魔法药"上市之前,它需要在女人中进行测试。

  人体临床试验

  由于难以招募到足够的女性参与试验,和因副作用导致的较高脱试率,对避孕药进行的初步试验计划在美国维持时间很短。

  之后,对避孕药的试验迁移到了波多黎各。在那里,数百名女性参与了试验。

  这些女性并没有被告知她们正在参与试验,也没有收到关于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的信息。这成为避孕药的一段黑历史。

  在这试验期间,两名女性死亡,差不多20%的女性报告出现了诸如头痛、体重增加、恶心和头晕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药物中非常高水平的荷尔蒙造成的。有些女性还因接受该治疗经历了长期持续性的健康问题。

  尽管有大量的副作用,但在波多黎各受试的女性中仅有一人怀孕,因此这次试验被认为是成功的。

  这种药物在美国于195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月经紊乱",最后在1960年成为避孕药。1961年,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被批准。

  反响

  虽然该药的发布遭到了天主教堂以及甚至一些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但大众的总体反响却十分积极。女人们对这一新的控制生育的方法表示庆祝。避孕药甚至关系到了女性的教育和社会地位状况的改善。

  这一新得到的自由是有代价的:副作用很常见,有些女性甚至会经历更加严重的综合征,比如卒中、心脏病、血栓、抑郁。在1969年出版的书The Doctors' Case Against the Pill中,作者Barbara Seaman揭示了这些风险。这引出了在1970年颁布的要求所有药物必须包含患者安全信息的指令。

  1988年,大剂量的避孕药最终下市。它们被安全性更佳和副作用更少的新型低剂量配方所替代。

  如今,离Margaret Sanger提出那个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的安全、有效的口服避孕药计划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口服避孕药仍然是基于激素的避孕措施的中流砥柱。不过,它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该领域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在接下来100年里会发生怎样的进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心脏病
擅长心脏病专家更多
  • 徐灵敏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擅长领域:新生儿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小儿感染性疾病及感染后心肌免疫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 闫军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领域: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复杂心脏手术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共同动脉干等。

  • 董超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领域:瓣膜外科和冠状动脉外科。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