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2017-03-05 20:15:00化工化学出版社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解表药主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 又称发表药。

  【功用】解表药主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注意】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 用量不宜过大;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应慎用; 注意因时因地用药; 入汤剂不宜久煎。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 黄

  麻黄发表辛苦温,宣肺平喘太阴经,利水消肿归膀胱,风寒感冒功效强。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

  1. 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发汗力强,常与桂枝相须同用。

  2. 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尤常用于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 可配杏仁甘草; 热邪壅肺, 配石膏、杏仁等。

  3. 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者,配甘草同用。

  4. 散寒通滞———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用法】2~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制用。

  【注意】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桂 枝

  桂枝发汗辛甘温,温通经脉心和肺,助阳化气功膀胱,解肌解表不可少。

  【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用】

  1. 发汗解肌———风寒感冒。表实无汗者,配麻黄;表虚有汗者, 配白芍; 素体阳虚者, 配麻黄、附子、细辛。

  2. 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证。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配枳实、薤白;中焦虚寒,脘腹冷痛,配白芍、饴糖;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配当归、吴茱萸;风寒湿痹,肩臂疼痛,配附子。

  3. 助阳化气———痰饮、蓄水证、心悸。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有眩晕、心悸、咳嗽者,配茯苓、白术;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配茯苓、猪苓、泽泻;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配甘草、人参、麦冬;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

  【用法】煎服,3~10g。

  【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紫 苏

  紫苏辛温能发汗,解表行气肺脾经,

  宽中能解胸闷吐,煎汤专解鱼蟹毒。

  【性能】辛,温。归肺、脾经。

  【功用】

  1.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配香附、陈皮;咳喘痰多者,配杏仁、桔梗。

  2. 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偏寒者,配砂仁、丁香;偏热者,配黄连、芦根;梅核气证,配半夏、厚朴、茯苓。

  3. 理气安胎———胎动不安。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配砂仁、陈皮。

  4. 和中解毒———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煎服,5~10g,不宜久煎。

  生 姜

  生姜辛温调味剂,发汗解表兼解毒,

  温中止呕脾胃经,温肺止咳散风寒。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用】

  1.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

  2. 温中止呕———脾胃寒证、胃寒呕吐。本品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配高良姜、胡椒;胃寒呕吐, 配高良姜、白豆蔻; 痰饮呕吐者,配半夏;胃热呕吐者,配黄连、竹茹、枇杷叶。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3. 温肺止咳———肺寒咳嗽。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配麻黄、杏仁;外无表邪而痰多者,配陈皮、半夏。

  4. 和中解毒———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煎服,3~10g,或捣汁服。

  【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香 薷

  香薷化湿辛微温,发汗解表太阴肺,

  和中利水脾与胃,夏月解表替麻黄。

  【性能】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用】

  1.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风寒感冒。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常配厚朴、扁豆。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2. 利水消肿———水肿而有表证者。可单用或配白术。

  【用法】煎服,3~10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需浓煎。

  【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荆 芥

  荆芥辛温肺肝经,祛风解表能透疹,

  疮疡初起兼表证,炒炭能止吐衄血。

  【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用】

  1. 祛风解表———外感表证。荆芥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配防风、羌活、独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配金银花、连翘、薄荷

  2. 透疹消疮———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配蝉蜕、薄荷、紫草;风疹瘙痒,配苦参、防风、白蒺藜;疮疡初起而有表证偏于风寒者,配羌活、川芎、独活;偏于风热者,配金银花、连翘、柴胡。

  3. 理血止血———吐衄下血。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血热便血、痔血,配地榆、槐花、黄芩炭;妇女崩漏下血,配棕榈炭、莲房炭。

  【用法】煎服,5~10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 风

  防风解表又祛风,辛甘微温归膀胱,

  风药之长可胜湿,疏肝理脾止痛泻。

  【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用】

  1. 祛风解表———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寒表证,症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配荆芥、羌活、独活;外感风湿,症见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配羌活、藁本、川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配薄荷、蝉蜕、连翘;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配黄芪、白术;风寒所致之瘾疹瘙痒者,配麻黄、白芷、苍耳子;风热者,配薄荷、蝉蜕、僵蚕;湿热者,配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血虚风燥者,配当归、地黄;兼里实热结者,配大黄、芒硝、黄芩。

  2. 胜湿止痛———风湿痹痛。风寒湿痹者,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热痹者,配地龙、薏苡仁、乌梢蛇。

  3. 祛风止痉———破伤风证。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配天麻、天南星、白附子。

  4. 升清燥湿———泄泻。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者,配人参、黄芪、白术;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配白术、白芍、陈皮。

  【用法】煎服,5~10g。

  【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羌 活

  羌活祛风辛苦温,上身疼痛此药保,

  散寒解表头身痛,胜湿止痛膀胱肾。

  【性能】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用】

  1.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对外感风寒夹湿证尤为适宜,可配防风、细辛。

  2. 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常配防风、姜黄、当归;风寒、风湿所致头风痛,配川芎、白芷、藁本。

  【用法】煎服,3~10g。

  【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白 芷

  白芷辛温肺胃经,祛风解表通鼻窍,

  燥湿能止带下多,消肿亦能兼排脓。

  【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用】

  1.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外感风寒, 配防风、羌活。

  2. 祛风止痛———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尤为多用。本品为治阳明经头痛要药。阳明经头痛, 属外感风寒者, 配防风、细辛、川芎;属外感风热者, 配薄荷、菊花、蔓荆子; 风冷牙痛,配细辛、全蝎、川芎;风热牙痛,配石膏、荆芥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者, 配苍术、草乌、川芎。

  3. 宣通鼻窍———鼻渊。鼻塞不通, 配苍耳子、辛夷。

  4. 燥湿止带———带下证。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配鹿角霜、白术、山药;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配车前子、黄柏。

  5. 消肿排脓———疮痈肿痛。治疮痈未溃者可消散,已溃者可排脓,为外科常用之品。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配金银花、当归、**甲;脓成难溃者,配人参、黄芪、当归。

  【用法】煎服,3~10g;外用适量。

  【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 辛

  细辛辛温有小毒,祛风散寒不过钱,

  温肺化饮小青龙,通窍止痛少阴经。

  【性能】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用】

  1.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配羌活、防风、白芷;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配白芷、苍耳子。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之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

  2. 祛风止痛———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配独活、川芎;外感风邪,偏正头痛,配川芎、白芷、羌活;风冷头痛,配川芎、麻黄、附子;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胃火牙痛者,配生石膏、黄连、升麻;龋齿牙痛者,配蜂房煎汤含漱;风寒湿痹,腰膝冷痛,配独活、桑寄生、防风。

  3. 通窍———鼻渊。细辛为治鼻渊之良药,配白芷、苍耳子、辛夷。

  4. 温肺化饮———肺寒咳喘。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者,配麻黄、桂枝、干姜;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者,配茯苓、干姜、五味子。

  【用法】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藁 本

  藁本辛温散风寒,祛风胜湿兼止痛,

  膀胱经过通巅顶,散寒通滞疏肝脉。

  【性能】辛,温。归膀胱经。

  【功用】

  1. 祛风散寒———风寒感冒、巅顶疼痛。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配羌活、苍术、川芎;外感风寒夹湿,头身疼痛明显者,配羌活、独活、防风。

  2. 除湿止痛———风寒湿痹。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配羌活、防风、苍术。

  【用法】煎服,3~10g。

  【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苍耳子

  苍耳子辛苦性温,散风除湿有小毒,

  通窍止痛归肺经,风疹瘙痒亦可祛。

  【性能】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用】

  1. 散风寒———风寒感冒。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配防风、白芷、羌活、藁本。

  2. 通鼻窍———鼻渊。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配辛夷、白芷;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配薄荷、黄芩。

  3. 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风湿痹证,配羌活、威灵仙、木瓜;风疹瘙痒,配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还治疥癣麻风。

  【用法】煎服,3~10g;或入丸散。

  【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 夷

  辛夷花归肺胃经,辛温兼能通鼻窍,

  发散风寒能解表,煎服需要纱布包。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用】

  1. 散风寒———风寒感冒。外感风寒,肺窍郁闭,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配防风、白芷、细辛;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配薄荷、金银花、菊花。

  2. 通鼻窍———鼻渊。辛夷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偏风寒者,配白芷、细辛、苍耳子;偏风热者,配薄荷、连翘、黄芩;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配黄连、连翘、野菊花。

  【用法】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注意】鼻病因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