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海正辉瑞“闹”分家 内外资药企联姻利益难调

2016-12-05 17:29: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辉瑞与海正分家一事由来已久,公司利润无法达到双方的预期,分手也成为理所当然之事。”有业内人士表示,辉瑞中国已向不少咨询公司咨询相关事宜,开始清算离场后的商业价值。

  跨国药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似乎已走到的尽头。

  海正药业11月18日发布公告称,经向辉瑞制药核实,辉瑞制药根据其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持续对其在海正辉瑞的投资进行评估,包括海正辉瑞的组织架构和所需能力,考虑过包括保持其在海正辉瑞的股份、调整其股份或撤资的可能性,但截止目前尚未就其中任何选项作出决定。

  目前,双方尚未就撤资事宜形成任何具体方案。辉瑞中国相关负责人向39健康网编辑表示,公司方面对于市场上的传言,咱不发表任何言论。

  “辉瑞与海正分家一事由来已久,公司利润无法达到双方的预期,分手也成为理所当然之事。”有业内人士表示,辉瑞中国已向不少咨询公司咨询相关事宜,开始清算离场后的商业价值。

  辉瑞与海正的分道扬镳,仅仅是跨国药企与本土公司合作失败的缩影。先声药业与默沙东的合资公司维持了三年半就宣告结束,而拜耳在对滇红药业整体收购之后,也将其运营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有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人员配备、薪资等级还是运营方式,跨国药企都与本土公司有着较大差距,双方在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融合,这种内部间的不融合才是这些合资公司是失败的本质原因。

  因业绩不佳而分掉扬镳

  曾几何时,辉瑞与海正的结合曾被外界誉为“黄金搭档”。

  2012年9月海正辉瑞制药正式成立,作为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与中国本土制药企业间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项目,合资公司成立伊始就得各方关注。该项目总投资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和辉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在成立之初,海正辉瑞的发展之路就走的不那么顺利。2013年和2014年的营收仅为43.19亿元和49.51亿元,两年间的业务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然而2015年肖卫红和蒋世东两任CEO的相继离职,又重创了海正辉瑞基础团队。

  之后,合作双方还出现了原研产品特治星供货不足是导致海正辉瑞销售收入减少的事件,或许将成为合作公司宣告失败的直接导火索。根据当时媒体报道,海正辉瑞内部也已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和分歧,最快今年12月就会内部宣布辉瑞撤资的消息。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海正辉瑞的业务不能达到双方母公司的要求,是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从合作之初,双方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就已经注定此次合作失败的可能性。

  谁能缔造“土洋”结合的成功模式?

  无论是海正辉瑞,还是先声默沙东,中国医药市场还找不出成功的案例。

  自2015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进入了转型期,市场红利逐渐消失,各家企业为了合理利润,纷纷选择对外合作的方式来扩张自身的业务短板。

  “事实上,企业之间的合作需求是很强烈的,但由于自身多年不同的经营方式,导致双方员工出现文化差异。”有分析人士指出,外资药企销售人员的薪酬方式是高底薪低提成,但是国内销售人员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两者存在很大差别。

  这种管理上的差异直接导致着在合资公司内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出现,也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国内企业依靠着人海战术,在合资公司里面根本就行不通,但按照外资药企的标准,就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投入。”

  事实上,合资公司的核心是一个算账的问题。达不到商业指标,慢慢双方就容易产生嫌隙。过往的灰色销售方式总有一天会需要向规范化的学术化营销来转型,但在利润大幅下降的环境下,很多转型实际难以开启。

  原本合资双边有明确预期的算盘在合规收紧、利润下降的前提下变得更难实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