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大型药企该从吉利德、新基身上学到些什么?

2015-12-18 10:17:55生物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升高了三分之一,而其销售峰值却并不理想,总体而言,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回报率已经从之前的10.1%下降到了4.2%。不得不说,这一事实不禁让人气馁。

  曾几何时,大型制药公司一直被认为是制药产业的中坚力量。而不久前刚刚宣布的辉瑞-艾尔建合并案更让众多生物医药产业人士惊叹于即将诞生的生物医药巨无霸。然而事实真是如此?过去五年中,来自德勤的生物医药产业专家一直在关注药物研发进程。结果发现,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回报并不理想,其产品的销售峰值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不断升高的研发、商业化花费所抵消。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升高了三分之一,而其销售峰值却并不理想,总体而言,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回报率已经从之前的10.1%下降到了4.2%。不得不说,这一事实不禁让人气馁。

  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德勤的分析专家选取了吉利德、艾伯维、百健和赛尔基因四家公司作为参照。结果发现,相对于大型生物医药公司而言,这些公司内部构建都相对简单,同时这些公司都选择长期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药品研发,因而其研发模式更为有效。

  此外,这些公司通过与外部合作者的紧密合作,使其研发投入的回报更为丰厚。因为公司可以通过直接收购其他公司的医药产品来充实自己的研发管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成本。举例来说,吉利德公司最畅销的丙肝药物Sovaldi并非是完全由其自主开发的,而是通过收购Pharmasset公司获得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专业化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最复杂、最艰难的疾病领域,却取得很大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与之相对的,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并未取得其规模效益;正相反,许多研发经费在在公司内部被浪费,却并未带来任何收益。

  此外,即使药物获得批准上市,也并不意味着成功。

  举例来说,葛兰素史克公司曾连续有五种药物获得批准上市,但这一改变却并未能体现在其营收上;辉瑞公司过去十年在研发回报上也一直是泥足深陷;而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在过去几年的研发表现上也是差强人意,反倒是与再生元的合作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

  研究人员认为,只有通过专注于特定领域,大型公司的规模效应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毕竟相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大公司的规模决定其能够更好的负担昂贵的临床三期研究。这一方面的正面典型就是默沙东公司,其开发的Keytruda也受到了市场的极大追捧。

  今年FDA批准的药物数量已经达到了42种之多,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14年的记录,使今年成为1996年以来批准药物数量最多的年份。然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数目并不是我们衡量医药产业发展状况的绝对标准。真正能够区分药物研发成败的还应该是药物的研发费用与其市场潜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