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

2013-07-24 10:21:47环渤海新闻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困惑,是因为儿童专用药品种类奇缺。由于缺乏临床受试者的保障机制,监护人和临床研究机构不愿参与。此外,儿童药品开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但在定价、招标采购、进入医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少,药企回报不足,缺乏生产动力。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我国首部《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巨大,目前市场潜力已达500亿元。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药品种类奇缺,儿童服用成人药情况普遍存在,用药靠掰、剂量靠猜成为儿童用药中的普遍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最高达到了32%,儿童成为了安全用药的重灾区。

  儿童用药剂量难把握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12.9%,新生儿为24.4%,分别为成人的2倍和4倍。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至40%。为何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居高不下?儿童用药缘何成为安全用药的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用药剂量难把握是儿童安全用药的隐性杀手。一些成人药品说明书上常见的“儿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儿童酌减”等字样,难坏了家长们。虽然有的药品明确说明了儿童按体重服药的剂量,但也让家长很迷糊。

  “到底服多少,多了担心会有副作用,少了又怕达不到治病的效果,做家长的很难准确把握,有时只能靠感觉,靠猜。”家长赵女士对记者说。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孩子家长,许多家长都有同样的烦恼。家长周女士拿出一张成人退烧药的说明书,上面标注的儿童用药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用药5毫克。“我儿子5岁了,体重20公斤,依此计算,孩子每天的用药剂量为100毫克,这可跟成人的用药剂量一样了,我怎么敢给孩子吃?最后还是凭感觉给孩子减量服用。每次给孩子服药都头疼。”周女士无奈地说。

  市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高树贵说:“家长给孩子服药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在门诊很常见,其中服用感冒药引发皮疹等过敏反应的所占比例最大。”

  儿童药品种类奇缺

  之所以出现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困惑,是因为儿童专用药品种类奇缺。据统计,在我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不到百种。记者在我市多家药店发现,本就很少的儿童药品大部分都是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家长买不到儿童药,就只能买成人药,然后自作主张给孩子服药,服药剂量很难明确。

  儿童药品拥有500亿元的巨大市场,药企开发儿童药品的动力缘何不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临床受试者的保障机制,监护人和临床研究机构不愿参与。此外,儿童药品开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但在定价、招标采购、进入医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少,药企回报不足,缺乏生产动力。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网获悉,为了保障儿童用药,该局将对儿童药品实行优先审评。

  儿童用药要慎重

  高树贵主任提醒家长,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另外,6个月内的婴儿发烧后,要使用物理降温,尽量不要服用药物。14岁以内的儿童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都正常的时候,不建议服用药物,应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指用温水擦身体血管丰富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和汗腺比较发达的部位如手掌心、脚掌、额头等。水分蒸发能带走孩子身上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效果。由于2岁内的婴幼儿的呼吸道比较狭窄,不要使用中枢性镇咳药。

  【延伸阅读】

  儿童药物中毒 八成因为误服

  给孩子用药常犯的错

  专家呼吁儿童药审批亟待专门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