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孩子长期服药可致营养不良

2013-01-05 09:22:09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自小体质弱或有先天性疾病的小孩,常常需要服药治病,这时候家长们可要注意了,孩子很容易患上药源性营养不良,应该提前加以防范,做到合理用药,给孩子补充充足营养。

  14岁的小涛是个“老”病号,近几年吃药不断,尽管小涛的妈妈想方设法为孩子变花样地做各种有营养的食物,小涛也不是偏食挑食的孩子,但他长得像瘦猴一样。妈妈焦急地找医院求诊,经医生多方面检查,确认为是药物性营养不良后,经适当控制用药,加强体育锻炼,加强饮食调养等措施,小涛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了。

  不少人的营养不良症往往从饮食或疾病等方面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了药物性因素。其实,药物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过程,若长期服药或用药过滥也可引起营养不良,这恐怕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据统计,由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约占药物副作用的1/3以上。

  有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作用于消化道,阻碍了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过程,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或引起蛋白丢失、维生素缺乏,水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消炎痛、保泰松、强的松、利血平、氯化钾、胍乙啶等,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了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致慢性中毒;抗癫痫药苯妥因或苯巴比妥可破坏维生素D的代谢,干扰钙的吸收而引起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利福平、丙咪嗪、异丙肼、呋喃坦啶等容易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胆汁瘀积性黄疸

  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病人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忌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特别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在服用某些药物的同时,针对可能缺乏的营养物质,适当地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并注意观察有药物不良反应,以避免发生药物性营养不良。

  【延伸阅读】

  警惕三种药致营养不良

  药源性营养不良需当心

  小儿用药,谨防药源性营养不良

  小心孩子“染上”药源性营养不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