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药品 > 保健品 > 正文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市民购买需谨慎

2012-10-19 16:30:47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年来,一些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假保健食品泛滥,某些不法人员更是翻新花样,坑蒙拐骗老百姓。”据县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不法企业和某些销售人员常常会采取一些手段欺骗消费者。

  近日,记者从城口县食药监局获悉,近段时间来,部分县外经营商以举办健康讲座、健康体验的名义,在城口县城乡结合部或部分乡镇高价推销保健食品或推销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有的以药品名义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高价购买、盲目选购,不但影响到消费者切身利益,也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特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可轻信“疗效”,在购买时提高鉴别能力,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保健食品,谨防上当受骗。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的属性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据了解,保健食品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机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其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任何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的行为均是违法行为,都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现在有很多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产品用来治病,这是绝大的错误。不明确这一点,只会花了钱又治不好病。”县中医院张医生说,市民购买保健食品前必须清楚其功能名称,看清保健食品的原料和有效成分,看清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标识内容,且须购买适宜于自身食用的剂型。

  消费者要警惕几大陷阱

  “近年来,一些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假保健食品泛滥,某些不法人员更是翻新花样,坑蒙拐骗老百姓。”据县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不法企业和某些销售人员常常会采取以下手段欺骗消费者。

  一是打着“义诊”旗号推销产品。有一些保健食品经销商组织到社区、场镇、居民小区等处开展“免费检测”等活动,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产品;二是套老人电话搞推销。一些搞“义诊”的人,以方便“提供上门免费服务”等为由,获取独居老人的联系电话,以达到今后推销保健食品的目的;三是借赠药之名行推销之实。一些保健食品公司不断通过赠药等手段,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保健食品,所赠“药品”难辨好坏,用药安全难以保障;四是“免费抽奖”、赠送物品诱导老人消费。一些保健食品经销商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抽奖、免费送物等活动,活动过程中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食品;五是标榜“高科技”上门兜售。商贩利用平时只有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上门推销商品,将普通的商品说成是高科技、物超所值的产品,吸引老年消费者。

  如何购买正规保健食品?

  目前,城口县保健食品一般在各药店、超市及各类经营部定点销售,经营者不得在经食药监部门核准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现货销售保健食品,凡是在城口县以讲座名义、健康体验等形式进行流动推销保健食品的单位或个人,均属于未经允许的行为。群众遇到类似情况,可向县食药监局或县工商局投诉举报。

  县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老百姓购买保健食品须到正规商店,并不要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等;不要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以免上当受骗;消费者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在保健食品查询系统中进行相关产品真伪查询,所有保健食品不论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2003年7月以前)还是国食健字(2003年7月以后)均可查到,还可查看产品说明书、标签内容、包装标识等是否与批准证书的内容相一致。

  “针对当前保健品市场的诸多乱象,需要完善法律规定,在保健品的生产、市场、监控、评估四个体系上健全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该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建立诚信体系,从而减少保健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