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先诊疗后结算"的新付费模式,其实很简单,即采用门急诊预付费制,患者在门急诊之前,先向就诊卡里预金,待所有诊疗结束后再统一结算付费就诊卡的充值方式包括现金、

  支票、储蓄卡、信用卡等。

  有一个关键点需要强调,新模式采用的是后“结算",而非后“交费”。两字之差,夭壤之别。

  与传统付费模式相比,新制度带来的最大变化在于减少患者排队次数;二者最大的共同点,

  “仍旧是先给钱,后看病",并没有过渡到类似于餐馆“先用餐,再买单"的付费方式。

  针对业内人士作出的上述总结,卫生部回应,“这一方式是在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过渡性安排,最终必将过渡到不需要押金即可就诊,最后结算的模式"。

  事实上,即便变化有限,新模式给患者带来的便利却显而易见,“比如妇产科有些生小孩的女同志,从产前检查就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到分娩,整个过程随时来看、来检查,结束当次检查活动就可以回家,直到分娩后一次结算,这确实很方便’’,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举例说。

  如同硬币有正反两面,“先诊疗后结算”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却给医院增添不少“麻烦",“这是把方便留给患者,把困难留给自己的一件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称。

  新卡新流程

  试点新付费模式5个月有余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操作流程。

  该院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愿选择预付费模式的患者,先携带本人身份有效证明(如户口本、身份证)在医院专设窗口办理就诊卡,并预存一定数额押金,额度自定,但最低不能少

  于l 0元,即工本费,高到多少可参照医院预存金额建议——由中国人保根据不同瘸种进行科学测算得出,或者听取医生建议。

  患者挂号时出示就诊卡,交纳挂号费,之后会收到交费明细单和短信提示。就诊时,再次出示预付费就诊卡。当卡里的金额不足时,电脑系统会自动提醒。遇到这种情况,患者有3种选择:一是补交部分押金;二是交一次费做一项检查;三是取消部分诊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注入就诊卡的资金,并非直接进入医院的钱袋子,而是存入医院所合作银行 (北大人民医院选择与中国银行合作)开设的专门账户里,由银行监管,患者结算后,才会转到医院账户。当然,这笔钱虽然“存”在银行.毕竟是为医疗服务,因此卡内余额不产生利息,就诊卡也不能当作储蓄卡使用。

  多方合作

  “把困难留给医院’’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表面看来,“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极其简单,‘‘不就是个预付费制度吗”.实际上,操作的复杂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至少,单凭医院一家机构根本无法完成,而需与多方合作。

  比如,在保证资金安全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银行牵手,建立与预付费相关联的财务、挂失、事后监管和空白卡管理等4项制度。另外,医院还委托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科学测算得出不同科室、不同人群、不同病种的门诊次均费用,为患者提供预存资金数额的合理“指导价"。

  医院对外需要与多方合作;对内还要作出诸多调整。

  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北大人民医院以原有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改造和完善信息系统各项功能,制订各种制度,从而保证预付费卡安全、易用、兼容。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温馨和便捷服务的同时,设法让医院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和利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至。

  医院的“麻烦’’还体现在钱上。新闻发布会当天,王杉没有透露北大人民医院试点期间共投人多少资金,但据记者了解,率先在重庆市打造先诊疗后结算就诊系统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仅首笔投资就高达200余万元。

  据王杉介绍,目前北大人民医院已完成对相关医务人员和辅助科室人员的培训,并建立相关制度,以及顺利完成运行平台调试。截至5月1 3日,己办理1万余张预付费就诊卡,实施门诊预付费结算1 698人次。

  新旧模式并存

  5月13日,赵明钢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示,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并不意味着取消传统付费方式,而是采取两种方式并存,患者自愿选择,不受任何限制。

  他还强调,推行新付费模式后,危重急诊患者不会被拒之门外,医院坚持“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

  患者自愿不仅体现在付费模式的选择上。除此之外,还可以自愿决定就诊卡的预存额度。具体来讲,共有3种方式供患者选择:根据不同病种经科学测算后的建议预存金额;医生根据

  实际病情建议的预存金额;患者自愿预存金额。

  与北大人民医院试点期间的政策一样,在全国推行时,预付费模式照样可与传统付费模式随时切换。当预付费就诊卡里金额不足时,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传统付费方式就诊,或补交部

  分押金使用预付费方式。

  另外,无论是自费患者还是医保患者,无论是本地患者还是外地患者,都可以选择预存押金方式。在交费时,如果属于医保支付部分,医保实时结算扣除;自费部分便从预付费就诊卡

  中扣除。

  记者快评

  卫生部在全问范悯内力推“先诊疗后结算’’新付费模式,首先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这种模式能给患者带来可感可知的便捷,有效减少患者排队次数;二是卫生部在切实设法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顽疾。

  但即便如此,该举措仍旧折射两点遗憾。

  首先,套用哲学领域的量变质变规律,“先诊疗后结计算”只能算是传统付费模式改革的“量变”——患者还需先付钱,然后才能看病。当然,稍加理性分析也能理解,要实行先看病后付钱,至少目前尚不现实。

  其次,此次医疗服务优化的思路,居然是由卫生部通过行政指令来推行。这点尤其值得深思。环顾其他行业,优化服务的举措接二连三,背后哪有“红头文件”的影子。既然是履行公益职能的公立医院,在改善服务方面理应更加积极才符合逻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至于原因,路人皆知。若想公立医院改良服务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不妨旧话重提,以来,迅速改革公立医院考核机制;二来,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促进竞争,从而带动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实习编辑:张欣)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