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升级 中国医疗器械发展将以自主创新破局
编者按:随着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仍处于中低端制造阶段。想要进一步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该如何突破?
2019-09-09

  医疗器械产业伴随人类健康需求增长而不断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是全球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领域。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医械研究院预测,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6%,增速大大超过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



  而在前不久,更有信号释放出,江苏自贸区正式挂牌,这对于苏州自贸片区的医疗器械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了活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尖端人才占全国的20%,每年国家一类新药临床批件20%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区。”2019年9月4日-6日,由BioBAY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DeviceChina2019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上,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组织部部长林小明说道。


  近两年,苏州工业园区也不断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集聚,加大高端科研平台资源的集聚,在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园区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体外诊断、介入精准医疗、医学影像、高值耗材、治疗设备等领域集聚效应特别明显,相互融合共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支撑配套。


  在这样的背景下,事实上,苏州只是一个代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正在不断崛起。


  中外差距悬殊,企业亟待找准方向 


  不得不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消费占比仅为医药市场的17%,仅为发达国家的40%。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仍处于中低端制造阶段,高端产品仍有赖进口,对比国外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具有产业战略高度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存在落差。


  此前,有业内人士曾对39健康网表示,创新能力建设在我国不能由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界独自完成。“我国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医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医疗器械企业还缺少主动创新精神,社会资本与产业也难以高效对接,政府对创新产品的市场支持政策也不够,只靠中小企业自身还不能形成完善的创新发展良性循环。”该人士称。



  事实也是如此。当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投入严重不足。这跟我们的国民的发展水平密切有关;创新投入不足。国内医疗器械大多以引入为主,本土化研发能力较弱。


  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只是一个前导,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在很多时候会牵扯到各个方面。整个政策体系对产业到底支持和鼓励力度如何?对创新人才是否会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些问题都需要纳入考虑范畴。


  以心血管医疗器械产品为例,随着我国正在逐渐进入老龄社会,因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循环疾病,是国人面临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但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与世界的发展存有较大的距离。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龚霄雁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医疗器械企业在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医疗器械时,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困难,不可遍地开花,必须完善具创新开展的必需条件。整体上还需要共同打造更好的创新大环境,包括资金扶持、创新服务、市场准入、专利保护等缺一不可。


  好在,当下,还有不少中国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都在找寻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微信图标
微博图标
分享
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