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预防乙肝耐药,从选对药开始

2009-07-07 06:5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把‘乙肝’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5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而最能给他的这段话提供佐证的则是4月21日卫生部公布的一组最新调查数据。这项从2006年开始的“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60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调查发现的 9.75%相比,已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下降趋势。

乙肝患者预防耐药,从选对药开始


  众志成城,共抗肝病

  “不过,同时必须看到的是,我国目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还约有9300万人,因此防治乙肝的形势依然紧迫。”李宁说。

  虽然全球1/4的乙肝患者都在中国,但现在,乙肝防治早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今年开始,世界肝炎联盟联合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将5月19日定为了“世界肝炎日”,当天,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00多个组织将一起行动,共同唤起公众对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视。“在中国,首届‘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定在了‘众志成城,共抗肝病’上。”李宁介绍说。

  耐药成为乙肝病人治疗的瓶颈

  但值得提醒的是,另一日益突显的问题也正威胁着乙肝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患者治疗的新瓶颈。

  由于各国《乙肝治疗指南》均明确提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因此,抗病毒治疗目前肯定是乙肝患者应对病情的“撒手锏”,因此,耐药便成为不可回避的坎。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十二科主任赵平教授解释说,由于乙肝病毒变异性很高,本身又不能在复制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修正,因此耐药的发生不可避免。如此,原本对病毒有效的药物也会失去疗效或是疗效大大下降,以致患者病毒反弹、血清ALT升高,治疗前功尽弃,甚至疾病恶化,患者很快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并最终死亡。

  “而且,耐药发生后,患者换药或加药治疗易产生多药耐药,治疗方案治疗之路会越来越窄,前途的迷茫会给患者带来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李宁说。

  耐药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

  如何才能踢开“耐药”这一乙肝治疗路上的绊脚石呢?赵平说,预防耐药永远胜于治疗耐药,患者如果在初始治疗时就能选用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变异率低的药物,远离耐药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乙肝药物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对乙肝病毒的抑制能力;二是耐药发生几率低,出现耐药时间晚,”李宁说:“今年亚太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数字显示,对于核苷类似物初治患者来说,长期使用恩替卡韦产生的耐药发生率仅为1.2%;欧洲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临床数据也显示: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96周,79%的患者病毒载降到不可测水平,而阿德福韦对照组仅50%的患者出现此种情况。因此,可以说,恩替卡韦是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中抗病毒能力最强、耐药性最低的药物。也正因为此,恩替卡韦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药物。”

  过去,一旦被确诊为乙肝,很多病人就觉得是被判了“无期徒刑”,但现在,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要做好三件事,乙肝病人同样能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

  李宁说,首先,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后一定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次,治疗期间,定期检测和复诊,最好3个月做一次HBVDNA检测,如果 DNA水平原本已检测不到,却突然反弹,转氨酶升高、肝功出现异常,病人觉得有症状、难受等,可能是耐药发生的信号,要及时处理。最后,可以补充一些加强自身免疫调节的治疗,如吃养血补气、保肝的中药,或是多摄取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实习编辑:吴晓芳)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