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知识:冬季药补的三项原则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几千年来,我国就已经采用冬季进补作为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

  一般认为,冬三月是进补的最佳时候,这是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确定的。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辨证进补

  气虚者的进补 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即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淡、舌淡白、脉虚弱无力。可以用下列补药: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时,可用一味人参煎汤,名为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怀参:是山药的别名,性平、味甘,功能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能使人体摄取大量粘液蛋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过早地发生动脉硬化;其次还可以防止肝肾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

  茯苓:性平,味甘淡。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其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血虚者的进补 所谓血虚,就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营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无华色、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可以用下列药:

  龙眼:性温,味甘。如龙眼粥,用龙眼肉15克、红枣10克、粳米60克一并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一至二碗,可补心脾、益气血、养心益智、安五脏。

  何首乌:性温,味甘。有补益精血、涩精止遗、补益肝肾的作用,能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阴虚者的药补 所谓阴虚,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征是: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体质当选用下列补药:

  枸杞子:性平,味苦。枸杞子具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用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对中老年人因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久视昏暗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桑葚:性寒,味苦。可补益肝肾,有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及阴虚型高血压。

  黄精:性平,味甘。具有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之作用。研究显示,黄精有降压、防止动脉硬化及肝脏脂肪侵润的作用,常吃黄精对肺气虚患者有益。

  阳虚者的药补 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表现有畏寒、肢冷、疲倦、小便清长、大便时溏、舌胖淡、脉沉乏力,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常用的补药有:

  杜仲:性温,味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

  鹿茸:性温,味甘寒。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益,改善饮食和睡眠,是一种良好的强壮药物。

  二、要注意不同年龄的补益

  学生日液读书钻研,往往休息不足,多表现为多梦、健忘、食欲不振等,其在冬季的补益可选用莲子、何首乌等。

  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尤其是脾胃未健,而又往往饮食不节,以至损伤脾胃,故应以健脾胃为主,可用茯苓、山楂、大枣、苡仁、红小豆等。

  中年人经常超负荷工作,不注意休息,容易导致气血耗伤,故以养气血为主,可用龙眼肉、黄芪、当归等。

  老年人冬季的进补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身体已经虚弱,无病时可选用杜仲、何首乌等,若有病,则必须辩证进补。

  另外,男女性别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如少女肾气未充、月经未潮,无病时补益以补肾气、益精血为主,可选用当归、白芍、紫河车等。

  身体胖瘦不同补益也不同,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湿”,要以健脾利湿药,可用茯苓、苡米、党参、白术等;瘦人以阴虚火旺为多,冬令进补以养阴滋液之药,可常用百合、黄精、蜂蜜等。

  脑力劳动者常因为思虑过度,而耗伤心血,以补心血为主,可用龙眼肉、莲子、牛奶等;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体力大、出汗多,易耗伤气阴,可用太子参、玉竹、鸽肉等补益气阴。

  三、药补勿过偏

  冬季进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为害,导致新的阴阳失调,使机体再次遭受损伤。

  只要掌握上述三条原则,冬季进补就会产生明显作用。对于医药知识懂得不多的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千尤不可盲目进补,应在辩明阴阳、虚实后,有针对性地进补。

  冬季进补固然重要,但其他养生方法亦不可忽视,最好能与其他养生法结合起来,如节房事、避风寒、调饮食等,这样才有益于补药的吸收利用,相得益彰。

(实习编辑:黄镓欣)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