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巧选中药,止咳不“含糊”

2009-10-12 16:2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传统中药,尤其是中药的止咳药对咳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是从病源下手,标本兼治。最主要的优势是不良反应小,相对安全,在老百姓和临床医生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br><br>  的确,现在各大药店中,中成药已成为止咳药领域越来越强大的生力军。广泛来说,止咳药中成药包括糖浆剂、颗粒冲剂、片剂等等。它们从药名到功能主治都不一样,应该怎么选择呢?<br>
巧选中药,止咳不“含糊”


  “传统中药,尤其是中药的止咳药对咳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是从病源下手,标本兼治。最主要的优势是不良反应小,相对安全,在老百姓和临床医生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的确,现在各大药店中,中成药已成为止咳药领域越来越强大的生力军。广泛来说,止咳药中成药包括糖浆剂、颗粒冲剂、片剂等等。它们从药名到功能主治都不一样,应该怎么选择呢?

  对症下药

  止咳药中成药多由中药方剂经过加工配制而成。病人应当根据病情和具体症状对症择药,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随意服用。药性如果不对,非但难取得疗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风寒咳嗽病人应选择药性辛温的止咳药,如桔贝止咳祛痰片、麻杏止咳片/颗粒/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胶囊/丸剂、通宣理肺丸/口服液等。因为性味辛温的药物服用后能使身体发汗,从而达到驱散寒邪的目的,相信大家也都有感冒咳嗽时出一身汗后感冒症状消失的经验。风寒咳嗽的病人忌服滋补类中药,在寒邪未清的状态下进补,古人称为“闭门留寇”,意思是在坏人还没走的情况下关起门,就很难把坏人赶出去了。

  药性苦寒凉的止咳药是治疗风热咳嗽的首选,如急支糖浆、银贝止咳颗粒、止咳枇杷糖浆、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等等。一般来说,这些药性寒凉的止咳药是风寒咳嗽病人的禁忌,已感染风寒若再加上寒凉的药物,无异于雪上加霜,病情只有加重的份了。此外,脾胃虚寒,即常觉得胃胀、胃口不好,易腹泻的病人须慎用这类止咳药,这类药的寒凉药性会加剧脾胃的虚寒,使脾胃更加不适。

  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枇杷膏等对燥火咳嗽有很好的疗效。

  痰湿咳嗽可用杏苏二陈丸治疗,而体虚咳嗽可选用麦门冬汤或补肺汤治疗。

  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虽然安全性好,可是起效较缓慢,药性也相对较弱。若在服药期间,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出现喘促气急,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提示很可能有比较严重的感染,应到医院就诊。中药也不可以长时间服用,若服用超过七天病情还没好转,就需向医生求治了。

  咳嗽的类型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分辨清楚疾病产生的原因,再找合适的治疗办法。中医根据咳嗽的不同表征,将咳嗽分为五种类型——

  风寒咳嗽痰多且稀,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发热。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多有发热、口干、痰色黄而黏稠、吐痰不爽、喉痛。医理是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治疗主要从清燥润肺入手。

  痰湿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体虚咳嗽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热,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宜从补益肺气、润肺止咳着手。

  剂型的选择

  很多时候,同一种药物往往做成多种剂型,如有麻杏止咳片、麻杏止咳颗粒、麻杏止咳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咳橘红胶囊、止咳橘红丸剂等等,该如何选择呢?

  不同的剂型有其不同的特点。糖浆剂和膏剂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因而临床上应用得较多。口服液中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液体中,故吸收快而全,且剂量准确。如有些人,特别是小孩子,不习惯糖浆剂与口服液奇怪的味道,这类人群适宜选用冲剂。冲剂是药汁经浓缩加糖及糊精制成的干燥颗粒,用开水冲泡即可溶解,服用后吸收较快,大多有甜味,较易接受,且携带方便,容易保存。片剂对于急慢性病都适用,其剂量准确,服用方便。胶囊剂能覆盖某些药物的怪味,使病人更容易服用,且起效比片剂快。对于长期虚弱或慢性病病人,宜用丸剂。常用的蜜丸和水丸是在中药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制成的,在胃肠道中吸收慢,作用缓和,效力持久。

  有时因为熬夜、紧张,或者气温骤降造成的短时咳嗽,最好不要急于用药。选择休息,或者多喝温水,症状也许就会缓解。此外,平常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喝清心润肺的汤水,也可以减少咳嗽的发生及缓解咳嗽症状。

(责任编辑:黄镓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