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肠炎腹泻有何良药?

2008-03-17 00:2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肠炎是肠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肠炎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它常广泛地涉及胃和结肠。因此,所谓的肠炎,实际上是胃炎、小肠炎和结肠炎的统称。

  氟哌酸

  又称诺氟沙星。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很大的抗菌作用。

  适应症:肠炎、菌痢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300~400毫升,疗程5~7日。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应多饮水,避免产生结晶尿;2.18岁以下人群不适合服用本品;3.孕妇避免使用。

  复方磷霉素胶囊

  本品为磷霉素钙与甲氧苄氨嘧啶的复方制剂。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抗生素类药物。适用于全身各组织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特别对肠道感染如:肠炎、菌痢(包括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腹泻效果显著。此外对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败血症、脑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4~8粒,每日4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偶见个别患者胃肠道不适及蠕动增加。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

  黄连素

  又称盐酸小檗碱。

  药理作用:本品对细菌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但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适应症: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和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0.1~0.3克,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可消失。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溶血性贫血者禁用;2.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3.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整肠生

  主要成分是地衣芽孢杆菌。

  药理作用:本品以活菌进入肠道后,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从而可以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品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

  适应症: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0.5克,首次加倍。儿童剂量减半。

  注意事项:1.服用本品时应避免与其他抗菌药合用;2.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痢特灵

  又名呋喃唑酮。

  药理作用:本品为硝基呋喃类抗菌药,主要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适应症: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炎、菌痢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0.1克,症状消失后再服2天。儿童每公斤体重10毫克。

  注意事项:1.本品服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周围多发性神经炎,可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疹。2.本品有酶抑制作用,可抑制苯丙胺等正常代谢,合用可引起血压升高,用药期间应禁饮酒。

  9种常用药有较重不良反应

  感冒通(片剂):警惕出血性不良反应。该药可疑不良反应病例有:消化道出血、血尿、过敏反应等。建议老人、儿童、肝肾功能下降者、有出血倾向及对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组胺药过敏患者慎用。

  龙胆泻肝丸:当心损害肾。作为由龙胆、柴胡、关木通等多种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关木通里的马兜铃酸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建议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下降者慎用,尤其治疗期间注意肾功能监测。

  阿斯咪唑(片剂):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有研究表明,这种长效、无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应禁忌与酮康唑、红霉素等多种药共同使用。同时,肝功能严重异常、QT间期延长或服用QT间期药物、电解质异常及使用导致电解质异常利尿药的病人应避免使用。

  酮康唑(片剂):当心损害肝。作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它被怀疑引起肝损害和过敏性疾病,是引发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药物之一。

  安乃近(片剂、注射剂):可能引起休克虚脱等严重不良反应。它的严重不良反应在20世纪70年代广受关注。建议仅限于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的患者短期使用。

  甲紫溶液:可能致癌、体外诱导细菌及细胞突变。该药是从染料而来的消毒防腐药,民间广泛用于皮肤、黏膜炎和鹅口疮的局部治疗,甚至内服用来驱蛲虫。建议在破损皮肤、黏膜、创面上谨慎使用。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当心寒战、高热、皮疹和过敏性休克。该药临床用于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伴有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障碍等症状。

  噻氯匹啶(片剂):当心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不适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使用本品时要注意血液学监测。

  氯氮平(片剂):当心粒细胞减少症。作为常用抗精神病药,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等,易发生粒细胞减少,且死亡率较高。建议医务人员使用时前三个月注意每周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专家建议,元凶并非药物本身,关键在用药不当。病人用以上药物时可采取其他药物替代;没有替代药的,千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梅一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结肠过敏症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