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联合宣布,我国首支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49名接种疫苗的志愿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受试者中产生了针对HI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支艾滋病疫苗有一定的安全性,达到国际同类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

  2005年3月12日10时,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我国首支艾滋病疫苗在广西南宁揭开了临床试验序幕。科研人员选择了49名男女志愿者,年龄跨度为18岁至50岁,除学生外也有机关干部,其中一半以上志愿者来自广西医科大学。

  2006年6月11日,第八组、也是最后一组15名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接受了全面体检,整个Ⅰ期临床研究按照预定方案如期完成任务。参加试验的49名志愿者,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做出巨大贡献。

  广西医科大学的学生彭志(化名)是49名接种疫苗的志愿者之一。他说,做志愿者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事。有一次在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到一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女,孩子很可爱,可却是无辜的,孩子长大后如何面对未来?不敢想,所以就想做点事。

  另一名志愿者李翔宇(化名)提到接种疫苗那天的情形时说,当时和我同组的有母子两人,和他们攀谈以后知道,他们一家三口都报了名,但是父亲由于年纪大没通过体检。他们一家都不是学医的,但是都这么支持抗艾滋病事业,我很受感动。

  由于艾滋病疫苗的特殊性,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的技术方案和措施设计也相当复杂。志愿者要保证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加试验,以确保试验数据真实有效。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的志愿者,还要经过严格的体检筛选。

  为确保志愿者应招动机的单纯,按照中国医学伦理学会审核确定的数额,所有参加试验的志愿者只获得不到2000元的经济补偿。李翔宇说:“接种疫苗之后,按照要求我们要定期到疾控中心复查,这些钱是按照交通费和误餐费的标准发放的,本身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吸引力。”

  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在接种疫苗后,李翔宇身体状况良好,无任何异常情况,生活和学习也未受到影响。李翔宇说,接种艾滋病疫苗在身体健康上没有风险,但今后再参加验血,在艾滋病毒检测一项上就会出现一个标记。我们担心的是离开学校以后,能否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这才是我们要面对的风险。

(实习编辑:莫景云)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