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有时候即使使用再高级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反而导致菌群失调,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厌氧菌的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段京莉副主任药师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在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导致局部组织的氧浓度降低,才发生厌氧菌感染。
抗厌氧菌类药物主要为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因为便宜,副作用小,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所以应用广泛,其中甲硝唑使用最多。
段主任说,由于甲硝唑被还原的中间产物对氧十分敏感,所以在有氧环境下容易失活,故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但厌氧菌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即厌氧菌和需氧菌掺杂,两种细菌互相促进生长,因此在治疗厌氧菌感染时,须采用分别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一般与头孢类药物合用,提高疗效。
由于厌氧菌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所以常在获得实验结果以前,医生已作出抗厌氧菌治疗的决定。因为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口腔、腹腔、肠道及盆腔等,所以当这些部位发生感染性疾病时,治疗上一般会使用抗厌氧菌类药物。此外,当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时,提示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口腔部位腔隙较多,利于细菌生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说,研究显示,成年人牙周炎时,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所占的比例,约为75%。
在口腔科炎症的治疗中,抗厌氧菌类药物应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以下方面:慢性成人牙周炎,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一周后停药,药效可以维持1―2周;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或由厌氧菌造成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颌面部的间隙厌氧菌感染、上颌窦炎等,需要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静脉点滴3―5天。
胃肠道组织,几乎处在半封闭状态,氧气供应不好,所以厌氧菌容易生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张忠涛主任说,肠蠕动使绝大多数细菌被送入下段肠道,因此,末端回肠及结肠细菌含量高,且99.9%为厌氧菌。
做直肠、结肠手术时,容易发生肠管破裂,或者需要手术切断,所以其内的厌氧菌可以进入腹腔。为了防止感染,此类手术前一般口服一天甲硝唑类药物预防感染,手术后还要继续静点三天。
对于已被污染的手术操作,例如各种肠管破裂的急诊手术,肠管内的厌氧菌感染腹腔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手术中,可以将甲硝唑液体倒入腹腔,进行浸泡和冲洗。
“甲硝唑最早用于妇科阴道毛滴虫的治疗,所以又叫灭滴灵,后来发现,这个药还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陈素文副主任医师说,因为盆腔组织临近直肠、肛门,容易感染到厌氧菌;盆腔解剖位置比较深,环境相对封闭、无氧,厌氧菌容易繁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几乎大多数女性生殖道感染均不除外厌氧菌感染,所以抗厌氧菌类药物在妇科抗感染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盆腔感染和阴道炎。
阴道炎治疗时,一般采用口服配合局部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盆腔炎多与其他类抗生素联合静点,7―10天为一个疗程。
甲硝唑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怀孕前三个月和哺乳期最好不用,但阴道用栓剂相对安全。
段主任最后说,抗厌氧菌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还可能会有锥体外系反应,如头痛、头晕等;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相对比较安全。
其他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泰能等,也有抗厌氧菌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抗菌谱比较广,容易导致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所以不专门用作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实习编辑:莫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