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治疗高血压需坚持不懈

2007-11-07 21:16:00《家庭医药》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陈教授认为,不管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因为治疗高血压,就是打一场持久战。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到底应该如何治疗?现在有些媒体提到什么“套餐、席餐、自助餐”治疗,是否治疗高血压又有了新进展?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国伟教授。

  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是孙中山先生早年曾经就读过的医学院,校园里绿树成荫,巍然挺立着孙中山先生学医纪念像,让人肃然起敬,对在这里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和研究的专家们也油然而生亲近之心……

  陈国伟教授是国内颇负盛名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心内科专家,长期致力于心内科临床工作,挽救了许许多多患者的生命,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向大众宣传医药科普知识。见到陈国伟教授时,他刚从欧洲讲学回来,顾不上旅途疲惫,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三高”、“三低”的鲜明对比

  谈话一开始,陈国伟教授就表达了自己对目前高血压预防状况的忧心。他说,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虽不如西方国家高,但却呈升高趋势。最新调查发现,我国18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有1.6亿之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个百分点,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然而,这7000多万人中,知道自己患病的不到1/3;在这1/3的高血压患者中,采取措施治疗的又不足1/4,而达到理想血压控制水平的,更是只有6.1%。陈教授很痛心地说:“高血压三高的特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在预防治疗中的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在部分媒体提到‘高血压治疗的套餐、席餐、自助餐’治疗,还说自助餐是最好的治疗方式。难道说现在治疗高血压又有了新进展吗?”记者问。

  陈教授肯定地告诉记者,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从来没有什么套餐、席餐、自助餐的提法。换句话说,这只是宣传的一种噱头。治疗高血压的原则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长期坚持药物个体化治疗。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高血压需要的是综合性治疗

  我国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率低,陈教授认为这主要与老百姓对高血压缺乏一个综合认识有关。他对高血压患者提出忠告,首先应明确高血压需要的是综合性治疗,不单是药物治疗。

  一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只要重视改变生活习惯,不用药物就能够让血压降下来。有数据显示,仅注意低盐饮食这一项,就能让血压降低接近10毫米汞柱。陈教授指出,减肥、注意劳逸结合,这些都属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控制血压都是有利的。只有那些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采取了减肥等措施,血压仍然异常的患者,才考虑药物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仍然必须坚持,这才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选药要讲究个体化

  江西一位患高血压的读者给本刊来信说,自己一直坚持服药,但血压控制始终不理想,后来听医生和一些病友介绍,又读了本刊2005年第4期“专家评药”的文章《细说海捷亚——固定处方联合降血压》,就改用海捷亚,谁知道效果还是不理想。“为什么同样的药,一些高血压患者用了效果不错,而另一些患者使用效果却始终不好呢?”其他读者来信里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为此,记者向陈教授请教。

  陈教授指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些患者没有认识到,药物治疗高血压需要讲究“个体化治疗原则”。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欧美国家、我国医学界一致认可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有单药治疗和复合治疗。复合治疗包括两种,一种是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另外一种是同一种药物里面有两种成分。不管应用何种治疗方法,其用药之道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最常用降压药主要有以下6类,这6类也被称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

   α-受体阻滞剂,如降压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开搏通)、培哚普利(雅施达)、贝那普利(洛汀新);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

  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

  “这6类药应该先用哪一个?有无可套用的模式呢?”记者问。

  陈教授笑着说:“究竟先用哪一个药物,是单用药,还是联合用药,是因人而异的,必须根据患者血压高的程度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来定。”比如在没有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以上时,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若血压没有超过160毫米汞柱,属于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可以使用单药治疗。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治疗高血压只能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能一个处方用到底。

  降压目标也要讲究个体化原则

  不光是在选用药物上要讲究个体化原则,而且在确定降压降到何种程度合适方面也要讲究个体化原则,这是陈教授十分其强调的一点。虽然各国规定降压达到的目标值各有不同,但一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规定,以降压到达140/90毫米汞柱为目标。如果有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血压还须控制得更低。

  治疗高血压是一场持久战

  陈教授认为,不管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因为治疗高血压,就是打一场持久战。现在,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时,普遍存在3大误区。

  误区一: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误区二:不能早期发现高血压。

  误区三:知道患有高血压,但却不规范治疗。

  很多患者血压高就吃药,降了就停药。他们之所以不能将这场持久战坚持到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担心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副作用。上海一位读者来信提到,他因为担心西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都坚持服用中成药,比如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片,虽然自我感觉不错,但是,监测血压却始终不如人意。“对于这种现象,您如何看待?”记者问道。

  陈教授说:“到目前为止,虽然说部分中药制剂有降压作用,但治疗高血压讲究综合治疗,而得到公认的中成药还不是很多。而且,在一些复方降压制剂里,比如珍菊降压丸、牛黄降压片里,也含有西药的成分。比如说,现在常说的植物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片’,它之所以具有降压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利血平成分,罗布麻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利血平这类药物虽然便宜,但因为副作用大,目前原则上已不作为首选药物。除此之外,北京降压0号等药物里也含有利血平、氢氯噻嗪等西药成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复方罗布麻片还不能作为一线降压药,降压药必须经过大样本调查,得到肯定的才能作为一线降压药。而利血平类药物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副作用很多。因此,目前最多只能作为二线用药。

  另外,诸如复方罗布麻茶等,都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出现溃疡、鼻塞等,有的甚至会产生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抑郁症。

  “因此,”陈教授说,“使用药物要分析利弊,坚持个体化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治疗高血压这场持久战。”

  结束了采访,记者来到有名的中大红楼前,在原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所题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下凝视良久,心中感慨万千。纵使时光流逝,医者道德立身、治病救人的宗旨仍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显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苏佩清扬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脘痛(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吐酸症(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泄泻、便秘(肠易激综合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慢性咽炎、声带炎;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黄褐斑、痤疮;失眠、偏正头痛、肾虚腰痛,淋证、风湿痹证;癌症术后及放、化疗中的中药支持治疗等。

  • 别小华主任医师西安市红会医院

    擅长领域: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小儿脑瘫,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肿瘤,脑出血,脑积水,脊髓空洞,颅脑肿瘤,颅内血管疾病。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